新课程标准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人们对阅读教学的探究更加活跃,近年来不断地涌现了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如,研究性阅读,自主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体验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但无论什么样的阅读改革,核心问题都是在解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现在我结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十四课《自己去吧》的教学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老师出示生字“景”,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识字方法。

生1:日加上点横头加上口再加上一个小字。

师: 很好!

生2:日字头加上北京的京。

师: 真棒!

生3:我给大家猜个谜语,“一个小朋友叫京京,在太阳底下晒太阳”。

师:不错。

刚才这些同学都说得不错,你想怎么记就怎么记,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识记“美”。

在本课,我把提倡识记方法多样化当成让学生“你想怎么记就怎么记”,以为只要是学生提出的记法就是合理的,只要是学生的记法就要“尊重”,这样就是“自主”。我以为,提倡识记方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是为学生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但多样化不等于不优化,特别是对一些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未经学生充分思索得出的学习方法,就需要具体的指导。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找出多种方法的区别,选择出比较好但又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可以这样引导: “你的记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等。在这样适时适当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了解记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记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己知彼,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碰撞,这样的学生交流才会有实效。

此外,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一概以“很好!真棒!”进行笼统评价,这样做的结果真的能促进学习吗?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分等,而是有效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我认为,教师过多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不仅难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导致学生形成浮躁心态和随意应付的品格。在学生发言后,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以“鼓励性评价”取代“倾向性评价”的做法是可取的,但要把握操作的分寸,同时,针对学生发言中表露出来的不同的思想观点、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要抓住“小结点拨”的契机表达自己鲜明的观点。

在朗读课文时,我请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一些教师由于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全面,常常使“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标签。教师安排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活动,虽然表面热闹,但在小组活动中,为什么小组内会为“当什么”而费尽心机?很清楚,这些学生的潜意识里还是将自己看做单独的学习个体,根本不具备参与合作的心理状态;再者,为什么小组分角色朗读时有人开小差?如果教师明确合作分工,使每个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担负明确具体的任务,而且个体任务完成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质量的高低,这样一来,案例中“开小差”的现象会大大减少;低年级学生不懂得如何倾听,如何分工,所以各说各的,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学习较差的同学更多是成了陪衬和观众。我认为,合作学习并不是绝对的,必须适时适度的应用,一堂课是否安排合作学习,安排几次,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定,而且小组学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首先,要有充分的理由,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处理好班级教学、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和虚心听取的关系;再次,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强调先独立思考,再发言交流,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最后,要有明确的小组分工,让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处理好小组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

这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激荡着中国的基础教育界,我们正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感受着、体味着新课程教学的酸甜苦辣,只要我们深入学习课程标准,领会精髓,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成长,我们必将会走出与新课改理念“貌合神离”的尬尴境地。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关系素质教育成败的大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从小学阶段就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素质的培养。而语文素质的培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认字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