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疗机构‘诊断’:血铅超标 卫生部门界定:含量正常儿童铅中毒夸大其辞

最近,市区李女士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女儿被某医疗机构“诊断”为血铅超标。该机构的专家说,只要服用某种药物,就能治好她女儿的病,否则将会导致铅中毒。心存疑虑的李女士,带着孩子来到了市卫生防疫站,

一检查,发现女儿血铅含量正常。

许多家长可能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在某些所谓医疗机构的渲染下,一个十分健康的孩子忽然间就不明不白的血铅超标,如不治疗,后果严重。对此,市卫生防疫站的专家提醒市民,卫生部门对儿童铅中毒等有严格的界定,某些机构的说法多属于夸大其辞,不足为信。

界定标准:血铅量超250微克/L

针对社会上“铅恐慌”泛滥的趋势,日前,卫生部印发了《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和《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对儿童铅血症和铅中毒作出了严格界定。 高铅血症: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为100~199微克/L;铅中毒: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200微克/L;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中、重度铅中毒。

市卫生防疫站的食品卫生专家介绍,儿童铅中毒可伴有某些非特异的临床症状,如腹隐痛、便秘、贫血、多动、易冲动等;血铅等于或高于700微克/L时,可伴有昏迷、惊厥等铅中毒脑病表现。一般来说,只有超过250微克才需考虑使用药物治疗,而我国城市儿童铅含量超过250微克的比例仅为4.8%,且在逐年下降。

生活干预:可防铅中毒

市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专家说,广告上的铅中毒危害多属职业病范畴,在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群达不到那种程度。普通人群则主要从食物中摄取铅,因此体内的铅含量是一个缓慢的蓄积过程。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铅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和经常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

俗话说,“病”从口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保证孩子饮食结构的平衡。儿童应定时进食,经常食用富含钙、铁、锌、维生素C的乳制品、动物肝脏、蛋类、海产品、新鲜蔬菜、水果等;而含铅较高的皮蛋、老式爆米花机所加工的爆米花等食品和过分油腻的食品,则尽量少吃。此外,家长不要用长时间滞留在管道中的自来水为儿童调制奶粉或烹饪。如果发现孩子的血铅超标,只要按照以上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行为干预,三个月后,孩子的血铅含量就可下降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