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童谣”让人“忧

我五岁的小外甥,只要人多,他就喜欢背诗,赢取一片掌声,但大他三岁、读二年级的表哥可不高兴了,小哥俩总是闹矛盾。小外甥说自己会背三百首诗,哥哥就说他:“为什么天这么黑呀,因为有牛在天上飞呀。这牛怎么上去的呀?因为有人在地上吹呀!”小外甥生气地说:“我背给你听!”说着就开始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哥哥一听,马上打断他,逗他说:“日照香炉烤鸭店,有只烤鸭挂窗前。”他大声喊:“不对!”哥哥继续气他:“口水留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小外甥大哭,吵着要回家找妈妈评理,哥哥越发高兴了:“祝你一路顺风,半路掉坑,两腿一蹬,壮烈牺牲!”小外甥跑过来抓住哥哥就咬,哥哥被咬疼了,恶狠狠地说:“小弟弟,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咔嚓咔嚓咬死你!”

大人们上来拉架,批评哥哥:怎么学这些乱七八糟的话,学弟弟,背诗多好!哥哥跑到一边生气了,还不忘说句气人的话:“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有的吃,有的穿,还有美女陪着睡!”

我真担心,这孩子才上二年级,怎么会说这么多“灰色童谣”;小外甥上了学,是不是背的古诗也会被取代呢? 黑龙江大庆市第八中学 王淑双

有文化公司愿为弘扬童谣出力

年过6旬的吴光华老人上月将自己收集的55首童谣送到本报,同时,倡议收集整理出一本云南童谣集,一方面不致本土童谣年久失传,另一方面可以让富有民族特色的童谣净化

儿童的心灵(见本报9月18日B7版)。这一倡议在昆明市民中引起了共鸣,昨天,既有个人到本报继续献童谣,也有文化公司表示愿意牵手弘扬童谣。

89岁大爷献百首童谣

昨日,89岁的马龙章老人,来到本报专门送来100余首童谣,这100余首童谣是他用钢笔抄写的,字迹密密麻麻,但十分清晰可辨。马大爷对记者说:“这些童谣是我根据自己的记忆花了将近1个月时间整理的,不为别的,就是希望云南本土的童谣不要失传,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会唱我们那个年代就流传的童谣。”

马大爷告诉记者,他此次到本报献童谣,是响应了吴光华的倡议,看到本报报道吴老师倡议整理云南童谣集子的建议后,他很有同感并约吴老师到翠湖就云南童谣话题畅谈了四五个小时。首次通过本报倡议整理云南童谣的吴老师昨日告诉记者,她近月以来还在留意收集云南童谣,有些收获,但毕竟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数量上还不够。马大爷将自己整理的童谣与吴老师的童谣比较后说,他们俩收集的童谣有不少是相同的,自己虽然愿意在有生之年为收集本土童谣奉献余热,但凭单打独斗也难以胜任。

篡改童谣很流行

受吴光华的启发,云南云视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职员玉水寒昨日说,由于传统的好童谣流传下来的不多,新编的童谣大多缺乏形象性的语言,内容幽默、生动有趣的又较少,以至灰色童谣在中小学生中相当盛行。玉水寒说,不久前他朋友的儿子过生日,吹蜡烛前,其他3个伙伴突然唱起“祝你生日快乐,祝你蛋糕发霉,祝你出门见鬼,祝你生日倒霉……”小寿星哈哈直乐,说他许的愿是“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去你家杀你妈,你妈不在没关系,我放火烧你全家。”孩子倒是高兴得摇头晃脑,他和孩子他妈及其他大人却闻声色变。

记者随机采访了昆明几所小学一二十名小学生,他们表示不知道还有什么童谣。但多数学生对篡改的诗歌很感兴趣,他们能背“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风雨声,蚊子死多少。”“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等,而且背得很起劲。采访时记者发现,不仅是小学生会唱灰色童谣,一些初中生也能脱口而出。

企业愿意弘扬本土童谣

灰色童谣在中小学生中广为流传,云南云视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法人彭涌不无担忧地说:“灰色童谣的盛行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长期诵唱,可能会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彭涌曾先后供职于昆明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并拿过很多大奖。他对记者说:“我们文化公司从成立那天,就把弘扬云南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作为己任,积极为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作贡献,据我了解,云南本土童谣为人们喜闻乐见,很有市场,我们公司愿意响应吴光华的倡议,融资并牵头收集整理和出版云南本土童谣集子。”

相关阅读:

孩子为何喜欢“灰色童谣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抄抄抄,考试的绝招”,这种灰色童谣在南京的一些中小学广泛流传着,一些痞子童谣甚至带有黄色、暴力倾向,学校和家长十分担心这种“精神鸦片”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灰色童谣的流行有着引人深思的社会背景。专家认为不是孩子在变坏,而是成人社会自 身出了问题,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及时反思。

灰色童谣席卷都市中小学校

南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滔滔经常和同学“分享”痞子童谣,“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有的吃、有的穿,还有美女陪着睡”是最受他们欢迎的一首。滔滔告诉记者:“不会童谣就会被同学看扁,显得很老土,根本就没办法混!”滔滔的母亲刘女士一再给儿子讲解痞子童谣的害处,甚至为此罚他多做10遍作业,但“上瘾”的孩子好像着了魔,每天课间都会与同学传诵这些歌谣。

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的何老师弄不明白,学校究竟对孩子们做了什么,可以让他们把《上学歌》改成这个样子:“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要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回头,我就跑,回头一看,学校炸飞了”。“这些灰色童谣就像鸦片,严重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长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周先生告诉记者,痞子童谣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和家长的一块心病,带有色情、暴力色彩的童谣将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养成。

何老师说,学生们主要是从网吧和小书摊上看到这些痞子童谣,稍加改编后开始传诵。灰色童谣给孩子们的心灵蒙上了不健康的影子,也会影响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歌谣中的“黑色幽默”会让他们产生消极的世界观,缺乏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增强反叛心理;暴力和色情童谣就更可怕了,在孩子们还没有打好心理预防针的时候,这些“先入为主”的低级歌谣将直接影响他们性格的养成。

南京都市心理咨询中心周正猷教授认为,中小学生不具备对事物进行正确辨别和判断的能力,缺乏自主意识,摹仿能力却很强,一旦个别同学开始传诵,其他的学生肯定会跟着摹仿。但是,痞子童谣的内容格调不高,甚至含有色情和暴力色彩,而孩子的这个成长阶段正是性格养成期,心理处于一种不设防状态,长期熏染必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留下阴影。这就像广告一样,虽然不是每天都在认真听,但长期的灌输却将一些带有暴力、色情的观念深深地植入了孩子们的大脑,随着孩子们不断成长,很容易养成暴力倾向、冲破心理防线,做出不良举动。

教育压力成灰色童谣“靶心”

家长和老师很少注意与孩子的心灵交流,他们在面对社会压力这张无形的大网时是那样的迷茫与无助,于是灰色童谣乘虚而入。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一些童谣内容并不健康,但内容却更接近孩子的真实心态,宣泄了心中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是在现实生活中累积起来,却又无法向家长和老师诉说,他们承受着现代社会的重压。

教育压力对孩子们的影响最为明显,也成为灰色童谣攻击的靶心。周正猷分析,痞子童谣中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敌对和叛逆情绪,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教育体制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许多学校和家长都提出给孩子“减负”,结果减来减去却变成了“捡负”,因为应试教育下的升学率对每个学校来说都是最重要的。10岁左右的孩子,每天做作业就要熬到9点多,周末还要参加不同的辅导班,一个女孩在寒假期间居然要参加7个“兴趣班”,孩子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字就是“累”和“烦”。灰色童谣是孩子们对成人文化的一种“嫁接”,融入了社会上的一些流行元素,以戏谑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或以变形的手法反映学校乃至社会上的许多不正常现象。尽管痞子童谣的内容是不健康的,却接近孩子的真实心态,因此更容易获得认可和流传。

周正猷说,现代儿童有“心理早熟”的趋势,“小大人”喜欢用独特的儿童视角来审视社会,痞子童谣风行验证的不是孩子在变坏,而是成人社会自身出了问题。它给社会、学校和家庭带来一种信号:应该及时反思现代社会提供给孩子成长、教育环境存在的诸多不足和压力。特别是网络、电视、电影等传媒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不得不直面“社会信息泛滥、不健康文化滋生、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等成人社会困扰。

灰色童谣折射儿童文学匮乏

孩子们只有在游戏中才能得到宣泄,于是各种不健康文化开始乘虚而入。专家们认为,灰色童谣风行校园,与绿色童谣的缺失有直接关系。擦亮孩子心中的灰色天空,不仅要加强家长、学校与孩子的心灵交流,为他们“心理减负”,还要创作大量反映现实、贴近孩子生活的绿色童谣。

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王正教授说,童谣作为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一种“辅助教材”,有着传播快速、好懂易记的特点,很受欢迎。但现在许多作家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很少有儿童作家真正潜心创作儿童歌谣,更多的则是把目光瞄准了“眼球文学”,导致优秀歌谣缺失。绿色童谣长期在校园缺位,痞子童谣自然就会乘虚而入,成为令孩子无法抗拒其诱惑、口口相传的怪味快餐。

“童谣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语言学专家、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邹韶华认为,一些趣味性差的“说教式童谣”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轨,语言风格也不能适应社会变化,反而激起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把孩子们推向痞子童谣。儿童文学作家和学校老师应该创作出更多反映孩子身边生活的绿色歌谣,指引他们摆脱成长的烦恼。 (记者 应志刚)

-------------------

区别对待(编辑点评)

董建勤

灰色童谣”正流行!从这封来信可见一斑。

细察这类童谣多为孩子们的嬉戏之作,或调侃、或揶揄、或嘲讽、或自嘲、或宣泄,有的趁韵而唱,自娱自乐,无害也无益;有的“改编”唐诗宋词或流行歌曲,传递着内心的“烦、闷、累”;有的则意蕴色情、暴力倾向,低俗下流,听来可怕……总体看来,多数童谣唱的是熟悉的内容,用的是熟悉的形式,自编自唱以至口耳相传,“好玩、搞笑、流行、时髦”是其动因。

童谣是孩子始于摇篮的教育,具备任何动画、玩具所不可替代的体贴心灵滋养品性的作用。当代儿童理应拥有充溢着时代气息的童谣。“灰色童谣”的频现与传唱并非空穴来风:一方面自有其适应儿童身心成长特点之处,充当着孩子枯燥单调生活的调味剂;一方面又是受电视、网络、手机短信、不良刊物、成人道德世界及优秀童谣短缺综合影响的产物,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就如任何流行事物一般可能如阵风刮过,只是其流传不止且一浪高过一浪,使得家长和老师不禁生出几分惊惶:孩子会不会受其暗示和影响而学坏?

其实,对“灰色童谣”也要分析,区别对待,比如对那些无害也无益或宣泄成分偏重者尽可听之,给孩子一个消除焦虑、寻得开心及平衡心理的出口,适当校正其中改编的古诗词及流行歌曲;而对包含不良内容的,则应加强教育,严格把关,做好引导,要启用替代法或兴趣提升法,将功夫下在贴近儿童生活创作更多的健康童谣上。关爱孩子的人们不妨从“灰色童谣”中悉心体察其天性和渴求,顺藤摸瓜捕捉第一手信息,从中汲取灵感和素材,淡化说教意味,还童谣“幽默、通俗、上口”的风貌,适时推出更多的“健康童谣”,入耳、入眼、入脑、入心,可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真如此,信中小哥俩之间的矛盾是有望化解的。

绿化孩子的精神家园(专家视野)

金波

灰色童谣”流传广,流传快,印证了古人所说的那句话:童谣“一儿习之,可为诸儿流布”;又因为易唱易记,大人们也有所耳闻,不免生疑:这是怎么流传起来的?为什么会这么快?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等等。

对这类“灰色童谣”,宜疏不易堵,需先倾听其唱的是什么,然后加以研究。这类童谣多在儿童群体中流行,简单地对待,甚至粗暴地禁止,都于事无补。

从“灰色童谣”的流行,可以看出儿童需要童谣滋养。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童谣是最早进入孩子生活之中的。在牙牙学语之际,童谣就成为“活教材”。童谣创作“发于语言,语言在文字之先”,说明童谣是口头创作,适合儿童诵唱。

在整个儿童文学创作中,应重提童谣!遗憾的是这一有效而宝贵的德育载体近些年颇受冷遇。市面上,这类图书虽好销,但多为旧作的重新组合,多的是老面孔,缺的是新内容。儿童呼唤贴近他们那快速成长心灵的“解渴”童谣。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自发“创作”“直抒胸臆”,弥补渴望。当然,这种“需求”有时品位不高、甚至低俗。“灰色童谣”促使我们深入儿童生活,了解其思想道德的现状。脱离实际,一厢情愿地为他们创作一些讲大道理、所谓德育性强的童谣,很难收到口耳相传、易唱易记的效果。童谣创作在五六十年代曾有过一个繁荣期,但其中相当数量的作品生命力不强,因配合政治,说教训诫的味道太浓,“活”在人们口头上的并不多,而目前流行的一些“灰色童谣”,内容并不健康,反而也能流传,不能不发人深省。

有同志者提出要“把‘灰色童谣’染绿”。是的,我们应该多为孩子创作优秀的、健康的童谣,多创作一些“童时习之,可为终身体认”的好童谣,绿化美化他们的精神家园!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人物头像作者为罗雪村)

谁愿为童谣大赛添把火(思考与建议)

陈良江 张乐

我国有儿童2亿多,但从事童谣创作的专业人员几乎没有!究其原因,还是畸形市场在作怪:为歌手创作一首流行歌曲,创作者往往能拿到上万元;而在刊物上发表一首童谣,稿酬不过四五十元,但创作难度并不比流行歌曲小。如今,还在继续创作童谣的多是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要跟上孩子的兴趣爱好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儿童节前夕,有两家文化教育单位想发起童谣大赛。策划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首肯,也得到各地幼儿园的支持。主办方试图按照市场运作方式联系厂家合作,但大大小小近20家企业推却的理由尽乎众口一词:“比赛的冲击力不够,广告效应不明显!”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童谣大赛最终不了了之。

与此形成反差的事实是,许多地方和单位可以为一场球赛、一个节庆活动“锦上添花”,一次性投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而对“雪中送炭”的善举却缺乏热情。究竟谁愿为童谣大赛这样的“冷门”添把火?

我们还能唱什么?(童言传真)

山东省临朐县朐阳小学五年级 衣俊海

“今天的阳光多么灿烂,我们的学校破破烂烂,一百个同学,九十九个笨蛋;十个老师,九个土蛋;两个校长,一个杀人犯。”“人在教室心在外,读书不如谈恋爱。老师怒问为什么,为了子孙下一代。”……不知从哪天起,我们学校开始流传这些歌谣,好多同学课上课下不断地传唱,有时候我也跟着吆喝几句,但时间长了,觉得这些东西不好,就和几个要好的同学自己编上几句:“三斤八两六六六,大拇指,小拇指,滚来滚去剪子包袱石。小猪小猪,你真笨,本想打你一百下,今天时间不多了,先打十下再说吧!”、“一、二、三,砍上山,四、五、六,抓肥肉,七、八、九,按按钮,十、十、十,砍猪头!”……但没过几天,我们又觉得没劲了!

无论是自己编的歌谣,还是听来的歌谣,都庸俗得很,唱来唱去,自己也感到厌烦。可音乐课上那些老掉牙的歌曲,我们没一个喜欢,真是烦透了!

贴近生活创新 唱响健康童谣(专题调查)

受“大家谈”专栏组委托,成长网日前对400名中小学生和200多名教师、家长就“儿歌儿童流行语对儿童的影响”进行了专题调查。

结论之一:健康童谣、儿歌没市场,流行歌曲、“灰色童谣”正流行。28%的孩子小学四年级以前就开始唱流行歌曲、说“灰色童谣”。到了初中,所有的孩子都有此经历。平时喜欢唱流行歌曲的孩子占到64%,喜欢说“灰色童谣”的有56%。87%的孩子明确表示对大人教的儿歌不感兴趣。

结论之二:孰流行孰不流行,原因引人深思。健康童谣不被儿童青睐的原因,82%的教师、家长认为内容、曲调陈旧,68%的教师、家长认为数量太少。

结论之三:如何看待“灰色童谣”?各人看法不尽相同。所有教师、家长都认为唱“灰色歌谣”不一定就是坏孩子,但58%的家长强烈反对孩子唱流行歌曲、说“灰色童谣”,认为有害孩子成长。73%的孩子认为“灰色童谣”“好玩、搞笑、顺口”。

结论之四:抵制“灰色童谣”,多种方法可供借鉴。家长对不良信息注意防范,不让孩子接触不健康网站;社会多为孩子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改革学校音乐课,让优秀童谣进课堂;等等。

殷寒君 于克欣供稿

八方热议

灰色童谣”反映了少年儿童的“早熟”,反映了不良习气的消极影响,反映了现代影视和明星对少年儿童的负面影响。

江苏滨海三中 陆可爱

一边是最喜欢的歌不让唱,一边是课本上的歌不喜欢唱。面对校园童谣淡出孩子世界,一味禁止“灰色童谣”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探寻其原因,适时地改进和疏导,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成长网网友从经济学视角看“灰色童谣”有其必然性:优秀童谣的稀缺导致“灰色童谣”的代位。部分“灰色童谣”一开始并非专为孩子生产,起初为手机短信、市井传说等,但孩子成了第三方受影响者;优秀童谣与“灰色童谣”的生产成本悬殊,是市场选择的原因之一;市场选择“灰色童谣”,是一种“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譬如出资,譬如制约……读者孔令军建议借鉴以往的经验,征集、选编、出版“绿色童谣”。一方面动员诗人和作家创作更多、更好的儿歌和童谣,另一方面让那些创作“灰色童谣”的民间艺人在“健康童谣”创作方面充分施展才能。

黑龙江省肇东市教师进修学校 王玺玉

近年来,文艺工作者明显忽略了孩子这一庞大群体,很少有人到幼儿园、学校中体验生活,感知孩子的心理,专门为孩子们创作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拿出专门资金,调配队伍,创作一批让孩子们喜欢的童谣!

山东临朐一中 马玉顺

校园童谣:德育新亮点(九州在线)

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会员单位———北京宣师一附小2003年9月启动把童谣课纳入校本课程的活动,在低年级各班定期开设童谣课。教材《北京童谣》中的50多首童谣是学校聘请童谣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长时间搜集整理编写而成的。目前已出三册,包括道德篇等,涉及孩子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重在传授做人处世的道理。目前,由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发起的“红领巾读书活动”已启动“我是童谣创作者征集少儿原创童谣大行动”;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开始征稿编辑《千首新童谣》丛书……这些都是北京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色活动。

(孙夏) 《人民日报》 2004年08月13日 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