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鸿是大班才插入我们班的,这次是他第二次读大班,他一进入我班就因于众不同的表现引起了我们大家的注意。那一天我让几个插班的孩子进行自我介绍,天鸿缩着头,不肯起身,在我的再三鼓励下他才站起来,他吐着舌头低着头怪笑,好一会他抬起了头,摇着头和手对我说“老师我不行,老师我很笨的……”。不仅仅这样,孩子在集体活动时还老从口袋里拿出玩具,逗着旁边的小朋友与他一起玩,找他谈话时你会发现他早就准备好一套话来应付你,“老师我这样做是不对的,给,玩具给你,我知道老师是为了我好,可是我听不懂,老师我很笨的……”还没等你问他他就说开了,而且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可是一旦老师原谅了

他,他又恢复原样,集体活动时象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拿出玩具来,明目张胆的逗着别人玩。

孩子用“我不行”作为对付老师的一个杀手锏,画画时“说我不行”,合作游戏时说“我不行”------无论做什么事前他都会与你说这句话。为什么会这样呢?为此我从调查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入手,了解其行为形成的原因。调查结果归纳如下:1。他们家三代同堂,因为父母离异后,父亲又为他找了个妈妈。他父亲比较暴躁,孩子一有不是就打,除了他的父亲外他不怕其他人,由于他父亲长期出差在外,教育任务主要落实在他的后妈的身上,而爷爷过分的宠爱,其他的后妈无法对其实施正当的教育。2。孩子入幼儿园的年龄较小,本身的自理能力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比别人差,因此孩子产生了“我不如别人”的念头。3。家庭教育不当引起的,如家长在别人面前随意批评孩子,甚至贬低孩子,无形中使孩子丧失了自信。

为了使其从“我不行”到“我能行”,我把他列为个案研究的对象,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观察和教育。

第一阶段:主要目标是:接近他,消除他对老师的心理防线,使他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具体的措施是:与他谈心,使他在心里认可我这个老师,知道老师很关心,也很喜欢他,也知道老师希望看到他交许多朋友,看到他参与集体游戏。

由于孩子家庭教育思想的不统一,以及家庭教育方法的不当,再加上孩子自身的调皮与明知故犯的表现,使他得到了更多的批评,然而批评教育产生的反面效果,使他产生了逆反心理。我觉得他缺少的是别人对他的精神上的关爱,而不是批评教育。他爷爷很爱他,但那是“包容的爱”他能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要,但是无法满足孩子精神上的需要,正如孩子所说“我要什么爷爷都会给我买,他很好,但是不管我对还是错,爷爷都会帮我,这是不对的”。从孩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孩子已有了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因为这样他对别人有着很重的防备心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