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我的心目中,教育,是一个神圣的名词;教师,是一份光荣的职业。尽管有“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的众说纷纭,但从事教育、当一名教师是我永远不悔的选择。虽然教师职业单调、清贫,但是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肩负着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使命,大至国家主席、科学巨匠,小至贫民百姓、市井闲人,都是不同教育的产物。教育的成败,关乎国家命运,民生幸福。

二、 夙兴夜寐忧教育

小学教育,是起始教育,学生刚入学,虽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天真烂漫,个性率真,呈现出童真的无邪。六年小学教育,学生学识长进了不少,能识文断字,推理运算,说简单的英语,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闯劲以及各具情态的个性消磨殆尽了,原因何在,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心目中的教育,是发展个性的教育,是百花齐放的教育,而应试教育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一切看分数,按分数排名站队。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不到重视、培养和尊重,一味看分数,使许多智力平庸的学生产生挫败感,丧失自信心,这在他们人生的起始阶段,会对一生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啊!我觉得这不仅是教育者的悲哀,更潜藏着一定的社会隐患和人才危机。

在众多为教育四制改革歌功颂德的声音中,我却不由自主的喟然长叹。国家政策深入人心,体恤民情,为普及基础教育和减轻人民群众负担做了一件大好事。但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从上到下看政绩,比绩效,排名次,特别是将学生成绩与教师工资挂钩以来,那些残疾学生、病弱学生、智力低下的学生、贪玩厌学的学生,反正是所有不好教育的差学生,正在逐渐被挤压出学校这块育人的阵地,使他们小小年纪便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实在令人惋惜。现在80后、90后受教育的程度,比我们 60后、70后受教育的程度相去甚远,我们起码在比较宽松、平和、自在的学校环境中百分之八、九十人上完了初中,近一半人又进入了高中。在社会物资富足,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更需要用知识开启未来之门的今天,我们的许多学生由于压力过重(这包括身体的、精神的、心理的)或高中招生名额少的瓶颈问题而成为新时代的落伍者,这到底是为什么?不能不令人深思。

三、承认人与人的差异,用平常心对待教育。

虽然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将军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是普通士兵。教育也是如此,我们的教育对象,例如一班学生中,不乏出类拔萃、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平常学生,不是很优秀,但也有优点,有其自身可亲可爱的一面,还有一小部分是智力稍低下的学生,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只是学习成绩总是不如人意,即使他们付出百倍的努力,也还是成绩平平,有时还稍嫌低下,但他们付出了,努力了,我们的批评只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反过来又肯定、辅助,他们还是达不到好学生的水平。十根手指伸出来还不一样齐呢,何况是人,可我们的教育已不承认差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如果不单指成绩,我承认,确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做一个好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虽然大政国策在扫盲、普九,可是一旦学生辍学,就流入浩浩荡荡的打工一族,走东闯西,天南海北,你到哪里去找他们?即使找到了,还会进学校门吗?能静下心来吗?父母干着急,学校没办法,当地政府也是奈若其何。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要用平常心对待教育,正确看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切实享受义务教育的丽日阳光。即使他们再差,也不抛弃,不放弃,让每个学生有尊严的接受教育,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热爱生活,学会感恩,诚实善良,充分享受学校生活的乐趣。要做到这点,光靠教师的努力是不行的,首先要把应试教育的发条松一松,让分数不再是衡量师生的生命线。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要勤检查,勤指导,勤督促。抓好过程管理,让管理精细化,不只看分数不能变成不要质量,培养优秀生、特长生和兴趣生,让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毛泽东主席曾盛赞陶行知先生为“可爱陶夫子,古今一圣人”,陶老先生所推行的生活教育深得教育之精髓,让我们用他的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共勉之吧。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