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会考、升学的“冲刺”阶段,一些培训机构再度进入“兴奋”状态,补课形式花样翻新,补课价格加速上扬:有的学生一学期补课费超过10万元,还有一个班一学年单科补课费多达67万元。

面对不断增加的补课费用,教育部门连年下发“禁补令”。但是,众多家长、学生依然趋之若鹜。是什么力量让“补课市场”如此兴隆?

“每周末补课3到5节,每节课2小时。寒假和暑假补课35天以上,每天最少一节课。初三以来,每天下午都要加课一节,晚自习不定期补课。补课以语、数、外和物理、化学为主。”成都市某教育局直属外国语学校初三学生夏阳向记者说。

据了解,特别是数理化的补课,有的题目很刁钻,解开一道难题常常要花费许多时间。因为课余时间几乎让各类补课占得满满当当,老师在补课的时候还要再布置作业,同学们为了赶作业有时要熬夜到凌晨2点多。

“补课不光是增加学习负担,补课费也很吓人。”夏阳说,就像物价上涨一样,补课费也年年上涨,小学到初中,一节课从几十元涨到了一百五十多元。

一些学生家长反映,有的孩子花钱上了某补习班,考试分数明显提高。记者一直感到不解,上补习班真的这么灵验?

一些家长和学生透露,个别补习班效果的确“神奇”,因为总能“猜”中题型,在升学考试中起到关键作用,价格自然不菲。

夏阳说,补课和不补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平时上课,老师主要讲基础知识和普通习题;而在补课的时候,主要讲重点题,有的题目直接关系到考试成绩。

一名深谙补课市场的人士透露,某些培训机构打出“与出题教师密切合作”“特邀10年中考压轴命题教师”等广告。表面上看,这只是一种抬高身价的做法,但有家长心里明白,这类广告也是暗示,这家机构能请来出题教师进行辅导,提分“有门儿”。

“天价”补习班如此兴隆的根本原因,是功利教育作祟。在功利型教育模式之下,孩子的学习成绩是第一重要的,成绩不好就上不了大学,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十月怀胎就忙着胎教;孩子牙牙学语就教唐诗宋词;上了幼儿园,则绘画,钢琴、英语一起上;进了小学请家教,上辅导班。上了初中高中,为了能上一所名牌大学,自然就不惜重金上“天价”补习班了。再者,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家长削尖脑袋也择不了校,就千方百计让孩子上校外班,“堤内损失堤外补”。

由此可见,功利教育使教育部门的“禁补令”一再落空。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功利教育的模式,改变教育评价体系,考试成绩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学生的命运,也是老师身上难以摆脱的紧箍咒。如此,校外培训机构依旧有市场,天价补习班依旧生意红红火火。只有政府动真格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营造公平、宽松的教育环境,应试教育才会逐步被素质教育理念取代,学生课业负担才会逐步减轻,天价补习班才会失去逐利的土壤。

由于家长普遍望子成龙心切,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家长一方面削尖脑袋为孩子择校,另一方面给孩子套上刻苦学习的紧箍咒,补课俨然成了家长的救命稻草。他们显然不会让孩子休息时“闲”着。即便学校不组织补课,他们仍会为孩子请家教或者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

即便某所学校、某个地区不补课,也很难改变考试指挥棒挥舞的方向。如果说补课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异化了教育的话,孩子升学无望,或者家长付出高昂择校费,这未必不是一种伤害。在优质教育资源尚未大众化、依靠分数选拔人才的今天,孤立谈禁止补课理想丰满,现实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