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说的是宾阳县独具特色、隆重、热烈的传统节日——炮龙节,在宾阳县,每年正月十一晚都要举行舞龙活动,舞龙时要以燃放鞭炮炸龙助兴,故称舞炮龙。它具有鲜明的地方民俗色彩,被誉为“东方狂欢节”,堪称“中华一绝”,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炮龙节距今有上千年历史,相传宋皇祐年间(公元1052年),宋皇朝为了征伐侬智高,令狄青大军直赴广西征剿。但狄军征战到宾阳的昆仑关时,由于关隘险要和侬军的死守,狄军屦攻不克。正值农历元宵节时前夕,狄青便下令驻扎在宾州城的兵士大闹元宵之夜,以麻痹侬智高。狄军多为中原人,擅长舞龙、杂耍等多种技艺,他们以稻草扎成龙,以火烧竹子既当照明,又把竹子燃烧爆裂后发出的响声当作"炮竹"而狂舞龙。侬智高获悉,放松了戒备,狄青趁机连夜出击,攻克昆仑关。人们以如此舞龙是一种吉祥之举,是诸事顺遂之举,求财得财,求子得子,求事事顺,因此以后舞龙的习俗沿袭下来,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举行,寓意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意兴隆、人财两旺。

炮龙节活动包括上午“游踩架”、下午“灯会”和晚上“舞炮龙”三部分。

游踩架,是一种技巧与造型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即彩架游行,游行队列由彩色台架、舞龙、舞狮、彩灯、音乐柜等组成,队伍长有半里甚至一里以上,由狮队开路,舞龙保尾,中间彩架4台,每台配一套文武场(乐队)。每台彩架由4人肩抬,台上以数个孩童扮饰某一特定情景的形象造型,每人坐立于特制的手指或佩带的伞、扇、剑、弓、刀之类的小道具上,装配巧妙,神气妙趣。饰演形象造型的孩童均为聪明、俊俏、大胆的七八岁儿童,既有古典题材,又有现代题材的人物造型。配乐上,一般由七八人用16种乐器组成一个文武场伴奏,如今还增加了按内容需要的现代乐曲,成为炮龙节的主要组成部分。

灯会,俗称“灯酒会”,活动内容有乡饮和取灯。乡饮以村屯和街巷为单位,由上一年生男丁(俗称白花)的家长担任“头人”筹集“丁款”和负责所有事务。一般每户一人赴会,但仅限男性。各人聚集祠堂或者村社商讨当年的农业生产,宣布村规民约,然后会餐。取灯乃“求嗣取丁”之意。灯会前,取灯者选择生有三男二女的男人为“抱花岳父”和一位擅长山歌的“抱花岳母”,向灯会头人报告取灯意图,头人找人制作一盏贴有麒麟玲珑的“莲花灯”。灯会当日,取灯仪式在社庙或祠堂举行,“抱花岳父”提着“莲花灯”,众人在“头人”引导下,敲锣打鼓给取灯人家送去。

舞炮龙。是炮龙节的高潮所在,主要包括开光、舞龙、舞炮龙、送龙等活动。

开光。即请天龙下山,正月十一晚的七时正,在庙宇或社稷之处为炮龙开光。由一位长者手刃公鸡颈,让鸡血喷洒到龙的眼睛上点亮龙眼,随后,万炮齐鸣,巨龙狂舞。

舞龙。开光过后,炮龙以龙珠、龙牌、锣鼓、八音等开路,火把灯及护龙队首尾随龙而进,燃放松香粉末制成的火药,增加龙随云腾而起之势。

舞炮龙。即以燃放“鞭炮”弹烧狂舞之龙。民间认为炮烧得越多,龙在自家门前停得越久越吉祥,并认为炮龙节蕴含着祈求风调雨顺、生意兴隆及喜添贵子之意。舞龙者分多套人马,沿事先安排的线路,且舞且行。他们头戴藤帽,身系腰带,赤膊上阵,任由鞭炮爆灼。炮助龙兴,龙凭炮威,巨所到之处,人们夹道欢迎,每家每户准备了几十万的鞭炮燃放炸龙,炮龙则在街道小巷中翻腾起舞,给每一户人家叩头送福。传说炸头能带来一年的兴旺,特别是炸龙头能带来头运,所以并伺机钻龙肚,钻龙肚不仅给人一种炮声火光中穿行的刺激感,还能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送龙,龙舞到村头街尾,炮燃尽,人尽欢,龙也被炸得体无完肤,仅剩下骨架和筋了。舞龙队集中到既定地点,由会首举行传统送龙仪式,生火将龙焚烧,送龙升天。同时人们就着火堆,架起大锅下水、米、碎肉、作米等熬下大锅“龙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