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记录是科学探究的环节之一,更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科学记录的现状令人担忧,记录不会、不想、不真、不用、不评经常出现在我们课堂上,科学记录往往会被我们忽视。如何让科学记录更加有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科学记录的价值,还可以从记录的有效设计实施和利用来进行。

【关键词】科学记录 有效 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所述,科学记录既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容,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技能之一,科学记录始终伴随着学生全部科学探究过程。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发现一些不和谐的地方,科学记录被教师和学生无意或者刻意忽视了。

一、科学记录现状

(一)记录不会。在听课时,我们经常会发现一节课探究活动结束后,某些学生的记录单空白一片,有些学生也只是只言片语,实验时学生眼中茫然,不知如何记录。尤其是三年级的学生用文字记录时,书写困难,花费的时间多,不能很好地完成记录,不是不想记录,而是不会记录。

(二)记录推让。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任务被学生当成了学习的沉重负担。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发现小组分工时,组内学生对记录员的任务“你推我让”,这与操作员的“你争我抢”开成鲜明对比。常此以往,学生对于记录越来越厌恶,更不愿意动笔记录。这样即使实验中记录员有错误、有遗漏也得不到及时纠正,严重影响了研究记录的有效。

(三)记录不真。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在探究过程中有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动手操作中,完全忘记了记录这回事情,等到研讨交流的时,发现没有记录,就凭着刚才的印象写上去;有些小组内学生意见不一时,记录者往往无从下笔,只能选择其中随意填写一些数据以示完成了研究;有的小组以自己的猜测为正确的答案,就想当然地自己制造一些数据来迎合自己的猜测,导致记录与观察实验的结果不一致;有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数据与别人的数据比较发现结果不同时,不管三七二十一,擦掉自己的记录,去抄袭别人的记录。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