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这个故事可以应用到我们教养孩子上。

许多父母因为望子成龙,不惜在孩子的腿部肌肉还未发达时,便强迫他学习行走,在脑部发育未完全及手眼合作未完善时,便强迫他伏在案头上,读书写字。他们以为这样可以炫耀于亲戚朋友。其实这样下去往往会使孩子视学习如畏途,不是成不了材,便是长大后变成体格衰弱、心理不健全的人。由此看来,用成人的想法去对待儿童,强制儿童做些不能做和不喜欢做的事情,只会弄巧成拙。因为许多事在成人的眼中是轻而易举的,但儿童去做却吃不消。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不断的,是连续成长的,我们不能把孩子永远当作婴儿,也不能把两三岁的孩子当四五岁的孩子看待,因为孩子在每个年龄段有不同的兴趣和意欲。例如: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静静地观看一辆昂贵的电动火车,却不允许他用手去动。去摸,对孩子来说是既无法做到也无法忍受的。

一般人认为,儿童一入幼儿园就应该开始正规的学习了。其实幼儿园是从德文Kindergarten翻译出来的,意思是儿童的园地,目的是让年幼的孩子聚在一起社交、游戏、玩耍、唱歌,使孩子们从中学习待人接物,克制自己。

在心理上,这时期的孩子是好动、好游戏的,好奇、好模仿的,所以无论在生活习惯上、思想上、技术上、语言态度及情绪上的发展都在这一时期打下基础,健全人格的养成也从这一时期开始。他们需要的是安全感、自信心,需要的是和谐的生活,优良的环境及自由发展、充满快乐气氛和活泼生动的非形式的学习方式。

儿童是好游戏的、好奇的、好动的,当孩子们在花园里捡拾些石块敲声观摩时,别肯定他们是顽皮,在偷懒,在外面嬉戏荒废学业,其实他可能正在学习,正在受教育,因为他可能正凭着他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嗅觉去欣赏,去鉴别这块小石头。他可能没有石头的学术知识,不懂这块小石头的专有名词,但凭着他的感觉,他会认识这件东西和别的东西不同。如果拿木块相比较,他会知道石块比木块重,比木块结实,颜色与木块不同。这种由兴趣而引起的、自发主动的学习精神,正是求之不得的优秀学习态度,这比父母的说教,老师的讲授深刻得多。

为了满足求知欲,这孩子可能拿去发问别人,拿去看图比较,甚至翻看图书,这正是求知的开始。又如某孩子在地上观看蚂蚁,做父母的与其喝止,不准他玩弄,不如就利用这现成的教材,跟孩子一起观摩,一起研究,拿来看它的形状是怎样的?头部是在哪里?它住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些什么?等等。有疑问的

去发问,有不懂的去思索,甚至一起到书店或图书馆翻看书本。假如孩子只会看图不会识字,那就更应该趁这机会讲解给他听,并让其知道会读书,会认字的好处,读书写字是研究学问的工具。

这样利用他的好奇心、好游戏、好动的心理引导他去学习,自幼便孕育他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其他良好学习态度,一旦到了入学年龄,还愁他不肯好好读书,好好求学吗?

当然,我们强调让幼儿自由活动,在游戏中学习,也应注意严守一个原则,就是自由和责任的问题,两者是应该相辅相成的。让孩子自幼培养自由活动的能力,但仍需要负起自律自治的责任,在孩子们不妨碍不侵犯别人的情形下,可得到活动的自由。“自由”二字,身为家长应该明白其真正的含义,并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领悟。

在学习上,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尽量发表意见,创造新的思想,但我们对自己的发言要负责任的。在行为上,我们也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这个自由也是要负很大责任的,个人的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自由,更不能触犯法律、法规。在教育孩子时,特别要注意这点,否则误解了自由,弄得孩子没有纪律,自我为中心地任性胡来是没有教养的表现,真正的自由是一定要和责任感联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