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案例教学的概念,有着各种不同角度的定义,但从总体上看,包含一些共同主张,在教学材料和内容上要对真实情景加以描述或典型化处理,在教学方式上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教学目的上侧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运作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富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是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既是一种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所遵循的原则

除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育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等大学物理教学原则以外,还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这种纸上的问题情境转化为现实课堂中的问题情境,以生动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模拟环境中的实际问题。

(二)激发共同参与的原则

高度的参与性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能确保案例教学的成功,学生参与的程度,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三)拓展探索空间的原则

案例教学特别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以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自教学实践的案例,与学生已有的经历和经验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很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有助于学生将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让一学生站在凳子或其它高处,将一个石子和一张薄纸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先让学生猜想哪个先落地,再让学生做实验,引导全班学生仔细观察下落情况;接着让学生把纸紧紧揉成一团,重做前面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下落情况。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出现两种下落情况的原因,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将枯燥的理论教学变为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转变师生角色

根据案例教学的原则,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关注的中心,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与学生共享控制权,而且教师经常作为辅助人员或者资源提供者居于次要的地位。教师比学生知道得多,但教师的知识并不是权威性的,学生被期望着对自己的学识负责。知识和思想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生中互相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已然由消极被动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状态,学习热情被激发,求知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因此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师

在案例教学活动中,核心是课堂讨论,教师是课堂讨论的组织者。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学生进行分组,选择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进行典型发言,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进行自由辩论,这些可以组成一个链条形的教学环节,也可以单独进行。但教师都应该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充当导演的角色。使用案例进行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发挥作用,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秩序,在学生课堂讨论中穿针引线,在讨论结束时画龙点睛。教师应该用智慧的语言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要能熟练地运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即兴发挥的水平和能力,因为老师可以事先准备案例材料和需要讨论的问题,但并不知道学生怎样理解问题,一个人从生下来,就让他脱离社会生活,他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会有人的意识。而作为案例,虽然可长可短,但都应该是复杂的或有情节的。教师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不再单纯是一种知识传授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因为教师要围绕案例进行知识、原理的渗透和加工;要把课堂讨论与启发、对话等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要把讲授的理论和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所以,教师的角色实际上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程度也有很大的转变,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的进度和方向,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思考、发表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要努力营造适当的课堂氛围,既要达成一定的共识,又要给不同的见解以生存的空间,让学生学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结束之际,教师还要善于总结,从案例中提炼出教育理论。

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微笑,一个惊讶都会影响学生,这些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任何学科知识的传授过程都必然同时传递着来自于教师的引导,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追求,对科学价值的正确理解。因此,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就必须要求教师应有对学生全面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扎实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科学修养。因为,只有很透彻地掌握物理知识并清楚地知道物理知识在人类生活与知识中的定位的教师,才能真正将大学物理的教学思想渗透到大学物理教学之中。

(二)学生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在案例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对 “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效的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形成这一较高层次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课前不需准备,课后也不复习。要想获得成功的案例教学,学生就要从被动角色转变成为一名主动参与者。首先是课前学生要熟读案例,认真思考案例中的问题。只有对案例有了基本的了解,才能参与讨论,只有对问题有过思考,才能在讨论中有的放矢,进而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辩论,为其他学生的积极参与作出相应的贡献。课堂讨论中,学生要仔细听取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迅速组织自己的语言,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而表现得怎样就会有所不同,有所不同的就会形成一种竞争与激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课后学生要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不仅向书本、向教师学习,而且也相互学习。在讨论中同学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会形成各不相同的观点,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加深对问题的思考,使同学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能力。

总之,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不仅起到上面所谈到的组织案例、控制讨论、引导讨论、提出问题并做出综合评论的作用,实际上使学生的学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学生由被动接受灌输式的学习, 变成了主动思考研究式学习,从要我认真学习,变成了我要认真学习,教师发挥了学生学习促进者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欲望,只不过强弱程度不同而已,而学习方法和态度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的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老师的职责。许多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探索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案例教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案例教学也需要学生的支持和配合,要按照教师的要求熟悉案例材料,围绕讨论大纲与案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思考与交流,自由探索,大胆质疑。认真查阅资料,积极开展社会调查,主动思考、主动获取知识,从中体验到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

三、结束语

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纸上的问题情境转化为现实课堂中的问题情境,以生动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模拟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结合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发挥。教师角色随着社会的变化特别是教育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对教师职业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促进者,是教师角色一个质的变化,一个新的飞跃。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情境,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成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