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岁开始,小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就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了。有许多方法可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但游戏一直都是最为简单有效的办法。

两岁前,绝大部分孩子不会展示太多的社交行为。看别人玩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因此时孩子已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和控制能力,如果父母要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要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机会,父母最好向孩子解释游戏的方法或规则,当孩子掌握这种游戏的技能时,他会高兴地参与其中。

有些父母总是喜欢看到别的孩子玩得很开心,自己的孩子却不想加入其中,认为自己的孩子胆小或缺乏交往技能而担心。甚至采取强硬措施让这孩子参与其他孩子的游戏中,一方面增加这孩子心理压力使孩子不愿意交往,另一方面即使这孩子站在其他孩子中间不知所为而感到害羞,或者胡乱闹一番,惹得别的孩子不高兴,更令这孩子尴尬难堪,从而打击他的自尊心。

1.小刺猬来跳舞

在地上划定一个范围,爸爸、妈妈和孩子都站进去,假装大家都是刺猬,不能靠得太近,因为大家身上有刺,会刺疼对方。放一首曲子,大家开始手舞足蹈地跳舞,但同时又需要注意保持距离,否则就会“流血”、“刺疼”,累计一定次数就出局。

get√:学习群体中人际交往保持合适的距离。

2.传递表情

爸爸妈妈和孩子围坐成一个圈儿,让孩子注意观察妈妈的表情,然后把妈妈的表情状态用语言描述出来,并再次模仿给爸爸看。

同样,宝宝再做一个表情,由爸爸描述并模仿给妈妈看。依此轮转。

get√:认识情绪是管理情绪、提升社交智慧的前提。这个游戏可引导孩子留意和观察其他人,与此同时学习认识情绪。

3.绘本角色扮演

对于一直坚持亲子阅读的父母,可以让孩子挑选一本他最喜欢的社交主题的绘本,选一个片段,来进行角色扮演。

get√:引导孩子主动换位思考,灵活地处理社交矛盾、冲突问题。

4.机器人总动员

假装爸爸和孩子是机器人,妈妈手里有“遥控器”。妈妈嘴里发出一个指令,两个机器人要按照指示做相应的动作。每次妈妈喊停,“机器人”就要接受指令定住不动,且维持此前的最后一个动作不变。

get√:可以轮流做拿“遥控器”的那个人。如此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并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动作。

5.咆哮的动物们

找一些动物吼叫、咆哮、发怒的图片。让孩子识别里头是什么动物,他们的情绪怎样。并且挑出一个觉得最像自己生气时的动物,讲一讲发脾气、愤怒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以及告诉孩子处理愤怒的正确方法(独自冷静、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等等)。

get√:教会孩子理解愤怒的情绪。学习处理愤怒。

6.猜一猜我怎么了?

爸爸、妈妈或者宝宝,说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比如“这不是我的”,但每次都用不同的声调、带不同的情绪:开心、惊讶、生气等,让宝宝猜这语言背后是什么情绪。一家人轮流来做“带着情绪说话的那个人”。大人可以先演示,孩子学会了再来说。

get√:引导孩子进一步认识情绪,同时教会他们理解他人,提升孩子的同情能力。

7.真人版“大家来找茬”

一些启蒙书中会设置有“大家来找茬”的益智小游戏,但其实不用书,这个游戏更好玩。妈妈带宝宝一起,让爸爸躲进屋子,改变身上的一样东西,比如脱掉鞋子,或者出去围巾、一块手表,再或者解开一粒扣子、挽起一只袖子等。爸爸重新出来后,让宝宝找不同。

get√:引导孩子学会观察他人,试着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