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宝宝的啼哭

宝宝啼哭所代表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心理反应、病理状况三种。宝宝的这三种宣泄方式是不同的,爸爸妈妈们应该注意区分。宝宝哭时,最好尽快予以安抚。因为这样可以让他知道他跟妈妈是可以有效沟通的,他一哭妈妈就会立即过来,给他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交流方式,所以宝宝的哭闹并不是坏事。

如果父母不了解宝宝的哭声,很容易使父母焦虑,这也是阻碍亲子互动的原因之一。我们在鼓励、关心和爱抚宝宝之前,在忙着冲泡奶粉之前,先用眼睛看着宝宝,跟他讲话,就会从宝宝的眼神中领悟哭闹的真正原因,他可能不是要牛奶,也可能不是要换尿布。因此,妈妈们必须耐心地观察宝宝的需要,然后才能了解宝宝真正的需要。

不了解宝宝的哭声多进行眼神的交流

有些时候,宝宝哭泣的理由,即使最敏感的妈妈也无法了解,在这个时候,假如要换另一种未曾做过的方法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千万记得不要操之过急,此时的宝宝不见得能很快就有反应,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给宝宝一点时间让宝宝注意到这种改变才可以,然后宝宝才能安静下来。

宝宝随着年龄增长,哭的现象逐渐减少。但有些生理发育方面带来的痛苦,如宝宝出牙感到难受等,还会引起宝宝啼哭。

总之,家长必须对宝宝的啼哭有思想准备,并且要采取合乎情理的科学态度去对待。

宝宝语言训练从这里开始

对父母来说,没有比宝宝成长后学会叫第一声“爸爸妈妈”更令人欢喜的事情了,特别是性急的父母,更是恨不能宝宝立刻就围在身边叫着“爸爸妈妈”。然而,1岁前的宝宝是无法满足父母这种迫切的语言交流的愿望的,因为这时候的宝宝还不具备语言能力。因此,父母得耐着性子,在从早到晚的忙碌中一边看宝宝可爱的样子,一边给宝宝必要的语言训练。

0—3个月的宝宝没有语言产生,但他们具备了语言产生所必须的各种能力,为语言的产生做了一定的准备。教宝宝说话的同时,父母要先来了解一下宝宝发音的过程:

语言的感知方面

宝宝很早就表现出对语言的敏感和兴趣,有研究指出,出生3天的宝宝就能辨别不同的声音,通过观察宝宝吸吮速率的变化发现,1个月的宝宝就已能辨别属于不同语音范畴的辅音,如“p”和“b”。

发声方面

宝宝在第一年里的进步相当明显。出生时,宝宝只会简单的哭,1个月时,哭声分化,同时出现了一些似哭非哭的现象。

在短短的3个月里,宝宝的语言变化是如此迅速,可见0—3个月是宝宝语言发育中很重要的阶段。因此,父母不应忽视宝宝在这3个月里的发展变化,要重视宝宝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特征,抓住机会,培养宝宝的语言认知能力,为后期宝宝的语言会话教育做准备。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