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幼儿特殊形式的一种审美活动,幼儿热衷于追求游戏过程中的快乐,游戏化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心灵需要。在幼儿教育中运用音乐,不单单是得到美的体会,更是孩子们在智力、身体、个性、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获得和谐、全面发展的过程。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值得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探讨。在幼儿音乐活动当中,应当注重指导与策略,提高幼儿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热情。

中班的孩子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关于音乐要素和音乐经验的积累,他们更加喜爱音乐中的游戏活动,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了。教师要提供内容丰富、适合幼儿的音乐作品,引导幼儿体验这些作品的基本情绪和情感,并尝试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如声音的变化、动作、表演等,引导其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一、幼儿园在音乐教育游戏化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化与低效化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被游戏"在许多贴着游戏"标签"的音乐活动中,游戏无法真正发挥其教育功效。不少游戏化的音乐活动具有情节、角色、玩法、规则等外在的形式,但却无法真正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与主体性。许多孩子对教师"精心"设计组织的音乐活动兴趣索然,有的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导演过度、干涉太多,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为了游戏而游戏在许多冠以游戏化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仅仅体验了参与的快乐,却无法获得应有的审美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活动开展得十分热闹,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但其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音乐素质与能力并未在游戏化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忽视甚至阻碍了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一些幼儿教师过分追求幼儿在游戏中的快乐,不断强化外在的强烈刺激,导致不少幼儿养成无法静心倾听、思考与学习等不良习惯,助长了音乐学习与创造过程中的浮躁心态,忽视甚至阻碍了幼儿专注倾听、认真思考、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