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利用农村科学环境优势,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1.选择典型环境进行现场教学

对于有关客观环境的教学内容,城区学校一般采用挂图、录像手段进行。我则充分发挥山区的环境优势,尝试走出教室进行现场教学。如在教《水·土·植物和人》一课时,我们以大雨过后的清水河一带作为教学现场。在清水河一带,学生们亲眼看到,农田含沙量大,庄稼瘦小,农户房屋破烂,家境贫寒。针对这些实际,同学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样的现场教学,学生不仅亲身感受到了水土流失带给农户的严重后果,深刻领会到了水、土、植物、人四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提出了许多治理清水河的设想和建议。有的认为应大力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制止乱砍乱伐;有的认为应迅速在河的上游修拦沙坝、水库,减少沙石流失;有的认为应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等等。学生把自己的建议整理后,交到学校,得到校领导的重视和采纳。

据统计,小学科学课中约1/3教学内容可安排在校外进行。几年来,我结合本地实际,尽量把学生带到最理想的环境进行教学。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利用本地有利于科学教学的客观环境进行现场教学,虽然花费的时间多,但它能真正做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和应用知识”,收到一举多得的教育效果。

2。充分利用学校花园进行教学

山区学校具有土地宽阔的优势。我结合本校条件,发动学生自建花坛。每年春、秋组织学生到野外采花木、挖树桩、找奇石,移植于园中;每到植树时节,组织学生进行播种、扦插、嫁接等活动,如今校园内各种典型植物已有近百种,学校花园的建成,既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材料、露天实验基地,又为校园绿化提供了大量的花木幼苗。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花园进行教学,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我们组织学生到花园上课;对不易观察的材料,如地下茎、根等,我们把它们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如教《植物与环境》一课,为了让学生亲自研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让学生在植物园选取两株种类一样、大小相同、环境一致的绿色植物,在每株植物上扣一个开有“窗口”的纸盒。过了四五天,让同学们把纸盒揭开再观察这两株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通过亲自对比实验、观察分析,正确地认识到植物与阳光的依赖关系。又如教《植物怎样繁殖》一课后,我们让学生到植物园对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进行繁殖实验,经过长时间 的观察,他们发现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能用茎繁殖。在教《植物的根》一课时,我把准备好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植物的根带进课堂,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他们很快认识了根有直根、须根、贮藏根。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