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北京建华实验学校大厅里人头攒动,千余名小学生在校园里逛起图书超市。由于在场摆放的近9000册图书全部是孩子们利用寒假时间亲手采购回来的,每个人都看得津津有味。

放寒假之前,学校老师给所有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为校图书馆采购图书,开学后拿发票到学校报销。考虑到年龄特点,1至6年级学生所拥有的报销额度有别,分为200元、300元和500元三个档次。大队辅导员杨媛介绍,学校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孩子做到从购书到读书真正自主。

长期以来,开展读书活动一直是北京建华实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学校在每个班增加了图书角、为不同年级学生推荐好书。不过,学校对学生读书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阅读的书80%来自教材和学校图书馆,10%由教师或家长推荐,只有10%是孩子自己找来看的。由于图书馆的书完全由老师负责采购,学生对这些图书的喜好度只有60%。

为鼓励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学校独出心裁,决定向学生下放图书采购权。没想到,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孩子把独立支配和使用这几百元钱当成一次消费锻炼,他们认真询问家长“在哪儿买书才能打折”、“网上选书会不会有质量问题”等细节,琢磨着如何买到性价比高的图书。有的孩子将购书当成一种责任,不仅买了自己喜欢看的书,还想着同学的喜好。更重要的是,很多孩子利用假期阅读了买回的新书,最多的读了10本。

让学生自己买书的活动已持续了两个寒假,采购图书近两万册,学校为此支付的购书款达50多万元,比学校自己采购的时候多8万至10万元。为防止买重,放假前,全校31个班各自建立了“班级购书博客”。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书买重了,比如《格林童话选》就有15本之多。对此,杨媛表示,这些都是孩子们特别爱看的书,重了也没关系,可以放到图书馆,供各年级学生借阅。

由于所购图书出自孩子们的视角,学生们非常喜爱,读书热情也空前高涨。据统计,现在一学期人均借阅量已从原来的二三十本达到现在的五六十本,最多的为9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