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关后需要对付李自成起义的力量和南明政府的反抗,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但20年后,南方驻云南的吴三桂、驻广东的尚可喜、驻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与清廷分庭抗礼。其中吴三桂势力最大,不仅在经济上是中央政府沉重的负担,而且威胁到清政权。平定三藩,对于清廷来说,是真正完成统一、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简介:

三藩之乱发生在清朝康熙皇帝统治时期。康熙皇帝亲政以后,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清政府的权力还不能行使全国。同中国历史上的一切封建君主一样,康熙绝不能容忍藩臣分权,因此,康熙把平定三藩之乱作为他亲政后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三藩”是指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都是早期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满清入关后,他们为清朝南征北战,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清朝政府封为王,给予高官厚禄。三王各拥重兵,割据一方,俨然是三个独立王国,号称“三藩”。其中,吴三桂势力最大,兵力不下七万人,耿精忠和尚可喜二藩,合起来也有两三万兵力,“三藩”的总兵力,几乎相当于清政府绿营兵的一半,因此对于中央集权国家,乃是一大威胁。三藩在滇、黔、粤、闽等控制地区内铸钱、煮盐、贩洋、开矿,横征暴敛,其中,吴三桂控制西南地区,政治上,大搞独立王国,广收党羽,安置亲信,招揽人才,操练士兵,积极扩大自己势力。凡他任命的官吏将领不受中央吏部和兵部控制。他甚至可以向川、陕、两湖或其他各地选派官吏,名为“西选”,“西选之官几遍天下”。在经济上,他垄断了地方财政,在云南“广征关市、榷税盐井、金矿、铜山之利”,还“招徕商旅,资以藩本,使广通贸易,殖货财”,财政收支中央户部不得过问,借此来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三藩在其统治的藩国内,无法无天,多行不法之事。吴三桂本人大肆兼并土地,不仅将云南明代黔国公沫氏的田庄全部据为己有,还将已归农民耕种的明代卫所军田占为己有。尚可喜在广东也如此,其子尚之信酗酒嗜杀,耿精忠在福建“横征盐课,擅设船舶,苛派夫驿,勒索银米,久为民害。”

清政府由于政权初建,兵力不足,因此对“三藩”宽纵容忍。直到康熙清除鳌拜,集中权力,才开始动手除掉“三藩”这个心腹大患。康熙熟读经典,历史上藩镇分权尾大不掉的恶果,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他决意撤藩。他把此事作为自己亲政后急待解决的三件大事之一,书于宫中柱上,时常看到,积极寻找解决三藩问题的有利时机。

1673年,尚可喜因年事已高,便上书要求回辽东养老,并提出由他的儿子尚之信承袭王爵,继续留镇广东,康熙抓住这一时机,不同意尚之信留镇广东而决令撤藩。令其全家率部迁归辽东。吴三桂和耿精忠闻风后,决定以退为进,上疏假意要求撤藩以试探清政府态度,给朝廷施加压力,康熙认为:“吴逆蓄谋久,不早图之,养痈成患,何以善后?况且势已成,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制之。”因此当机立断,准二藩所请,下令同时撤藩。果然如康熙所料,吴三桂一接到撤藩的旨意,立即于1673 年11月,首先举兵叛乱,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兴明讨虏”为号召,一面传檄天下,一面派兵进攻湖南,迅速占领贵州、湖南、四川等省。 1674年3月,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在福州起兵叛乱。1676年2月,尚之信也在广东起兵响应叛乱。许多汉族提督也纷纷树起叛旗,响应叛乱。一时之间,战火遍及滇、黔、闽、粤、桂、湘、鄂、川、陕等省,叛军气势,锐不可当。但吴三桂在战略上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攻入湖南后不趁势渡江前进,而是在湖南采取守势。

当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军事叛乱的消息传到北京,清廷内部意见分歧,其中只有少数人坚决主张平叛,大多数人主张不要动武,或主张恢复三藩的权力,向吴三桂让步;或主张“裂土罢兵”。(《东华录》康熙十五年四月)承认分裂割据的合法化。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康熙帝力排异议,决定削平叛乱,维护国家的统一,他调集军队采取重点进攻吴三桂的叛军,对另二藩及各地督抚则实行分化瓦解和军事进攻并用的政策。首先下令处决留京为质的吴三桂长子吴立雄和孙子吴世霖,以表示平叛决心。

康熙帝运筹帷幄,调遣军队,分兵三路,以湖广为主战场,派主力正面设防,以吴三桂针锋相对,并伺机迂回江西,袭取长沙,断敌粮道。以陕甘川为西线,派重兵阻击叛军北上,并收复一些地区。以江西浙江为东线,分兵驻守重镇,保卫江南富庶之地,切断吴三桂与耿精忠的军事联系。

与此同时,康熙采取“剿抚并用”之策,对叛军进行分化瓦解,他下令停撤平南、靖南二藩,进尔招降耿精忠、尚之信。对西北,先以优势兵击败陕西的王辅臣,恢复共官爵,稳定西北局势,从而清除了“三边动摇,势难猝定”的后顾之忧。从此吴三桂陷入了军事上孤立境地。到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几个月后忧愤死去。吴军人心涣散,在清军强大军事政治攻势下,迅速土崩瓦解,败退昆明。清军从湖南、广西、四川进入云南,并包围了昆明。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进行顽抗;到1681年十月,清军攻下昆明城。吴世璠自杀。至此,前后历时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遂告平定。

三藩之乱之所以失败,其主要原因是三藩之乱不得人心,遭到人民的声讨。吴三桂早先投降清朝,又镇压人民抗清斗争,早已声名狼籍;明末以来历时四十年之久的战争,刚刚结束,阶级矛盾已相对缓和,人民希望和平统一安定,不愿战争;再加上吴三桂战略上的失误,致使三藩失败。三藩之乱的平定,使国家重新统一,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三藩主人公介绍:

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原都是明朝将领,清兵入关前先后降清。

吴三桂

江苏高邮人,籍辽东山海卫。其父吴襄为崇祯时锦州总兵,三桂以武举随征,因战功及父荫,官都指挥。后吴襄坐失战机下狱,擢三桂为总兵,守宁远。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军破大同、真定,京师戒严。明崇祯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率所部入卫京师,并起用吴襄提督京营。三桂令步骑先入关,亲率精锐殿后。十六日抵山海关,二十日到丰润,闻京师已陷,入卫兵皆溃,三桂引兵还顿山海关。李自成派部将唐通携银四万两犒三桂军,并胁吴襄作书招降。三桂率兵西至滦州,闻其爱妾陈圆圆为李自成军部将刘宗敏掠去,即回师山海关,秘密遣使上书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军入关讨李自成。多尔衮得书即日急进,至山海关外十里,吴三桂出关迎降,即在军中剃发盟誓,其兵以白布系肩,前驱入关。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与清英王阿济格、豫王多铎大败李自成军于山海关(见山海关之战)。是日清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令其为前驱追击李自成。吴三桂随阿济格败李自成于庆都。后又自长城外进绥德、延安,攻西安。李自成出武关南走,三桂督兵追击,自襄阳下武昌,进至九江,清廷召还,命往锦州镇守。顺治五年移镇汉中。八年,清廷命吴三桂督李国翰征四川。九年,吴三桂分兵攻下成都、嘉定、叙州、重庆,又击败大西军首领孙可望于保宁。十四年清廷命吴三桂为平西大将军进征贵州。十五年,击败李定国,下遵义。十六年,清军会攻云南省城,南明永历帝奔永昌,复奔缅甸。清廷命吴三桂镇守云南,并谕吏、兵二部,凡云南文武官举黜及兵民一切事,命吴三桂暂行总管,俟数年后,仍照旧例。十八年,清军入缅,缅甸王执永历帝献清军。康熙元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于昆明。清廷晋封吴三桂为亲王,并命贵州省亦属管辖。吴三桂遂久镇云贵。

尚可喜

先世洪洞人,迁衡水,后徙辽东海州。明广鹿岛副将。天聪八年,率众航海投清。崇德元年,清封尚可喜为智顺王,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率所部随大军下广东,遂留镇广东。

耿仲明

先世山东人,徙辽东盖州卫。明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调副将孔有德和耿仲明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孔、耿出兵御后金军而饷不至,怨愤不已,遂于天聪七年(明崇祯六年,1633)率所部相偕渡海投后金。崇德元年(1636),清封耿仲明为怀顺王,顺治六年(1649),改封靖南王,偕尚可喜进军广东,卒于途中。其子继茂袭封,后移镇福建。康熙十年(1671),继茂卒,其子耿精忠袭封。

撤藩缘由:

三藩各拥重兵,久据数省。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两万;平西王所属兵力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丁口数万。吴三桂功高兵强,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清廷又擢升其部将王辅臣为陕西提督,李本深为贵州提督,吴之茂为四川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十人为云南总兵。三藩势力几及全国之半。

吴三桂初镇云贵,清廷曾准予便宜行事,云、贵督抚全受他节制,所除授文武官员,号称“西选”, “西选”之官几遍各地。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吴三桂自恃势重,益骄纵,踞明桂王五华山旧宫为藩府,增崇侈丽,尽据明黔国公沐氏旧庄七百顷为藩庄,圈占民田,迫令“照业主例纳租”,并“勒平民为余丁”,“不从则诬指为逃人”。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时称“西钱”。吴三桂专制云南十余年,日练兵马,利器械,暗存硝磺等禁物。通使达赖喇嘛,互市茶马,蒙古之马由西藏入云南每年数千匹。他遍布私人于水陆要冲,各省提镇多有心腹。部下将士多李自成、张献忠余部,勇健善斗。其子吴应熊为额驸,朝政巨细,可以旦夕密报。于是,吴三桂自以为根蒂日固不可拔,朝廷终究不会从他手中夺去云贵。

耿精忠袭封王爵后,纵令属下夺农商之业,“以税敛暴于闽”,纵使其部下“苛派夫役,勒索银米”。又广集宵小之徒,因谶纬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谣,妄称“火耳者,耿也。天下有故,据八闽以图进取,可以得志”。

尚可喜在广东令其部属私充盐商,又私市私税。广州为对外通商口岸,“每岁所获银两不下数百万”。尚可喜对清廷比较效忠,但年老多病,将兵事交其子之信。尚之信素性桀骜,横暴日甚,招纳奸宄,布为爪牙,罔利恣行,官民怨恨。又酗酒嗜杀,常在其父面前持刃相拟,所为所行,日益不法。至此,三藩各据一方,互通声气,广布党羽,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势力。

三藩之乱的开始:

康熙帝决定撤藩三藩势成割据,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早在清世祖死时,吴三桂拥兵北上入祭,兵马塞途,居民走避,清廷恐吴三桂生变,命其在城外张棚设奠,礼成即去。康熙帝亲政数年,深知朝廷中外之利害和前代藩镇之得失,曾说:“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康熙六年,吴三桂以目疾请解除总管云贵两省事务,以相试探。康熙帝命吴三桂将所管各项事务交出,责令云贵两省督抚管理。云贵总督卞三元、提督张国柱、李本深合词请命平西王仍总管滇黔事务。康熙帝以照顾吴三桂身体为理由,予以拒绝。

康熙十二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留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经户、兵两部和议政王贝勒大867 臣集议,认为如果尚之信拥兵留镇广东,跋扈难制,康熙帝遂诏令尽撤全藩。吴三桂和耿精忠得知不能自安,在同年七月先后疏请撤兵,以试探朝廷意旨。经户、兵二部确议,吴三桂及所部五十三佐领官兵家口应俱迁移。疏下议政王大臣会议,大学士索额图、图海等多以为三藩不可迁移。惟有刑部尚书莫洛、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力请徙藩。康熙帝再命议政王贝勒大臣及九卿科道会同确议,画一具奏。诸王以下所见不一,仍持两议。康熙帝考虑到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之利;又以为吴三桂之子,耿精忠诸弟都宿卫京师,谅吴、耿二人不能发动变乱。遂下令三藩俱撤还山海关外。

吴三桂、耿精忠疏请移藩,实迫于形势,并非本意。吴希冀朝廷慰留,如明代沐英世守云南之先例。及撤藩命下,愕然失望,遂与其心腹聚谋,暗中部署兵马,禁遏邮传,只许入而不许出,并勾结他省旧部,又与耿精忠联络应和,准备叛乱。康熙十二年八月清廷命礼部侍郎哲尔肯等赴云南,户部尚书梁清标等赴广东,吏部侍郎陈一炳等赴福建,各持敕谕,会同该藩及督抚商榷移藩事宜。九月,清廷命陕西总督鄂善总督云南军务,宁夏总兵官桑额提督云南军务。此时吴三桂与其党正日夜加紧密谋。侍郎哲尔肯、学士傅达礼等既至云南,催促起行。吴三桂表面拜诏,而屡迁行期,反谋益急,而难于举兵之名。欲立明朝后裔以号召天下,但缅甸之役及杀害永历帝无可自解;欲行至中原据腹心之地举兵,又恐日久谋泄。是年十一月,吴三桂反,杀云南巡抚朱国治,拘捕了按察使以下不顺从的官员,发布檄文,自称“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佯称拥立“先皇三太子”,兴明讨清,蓄发,易衣冠,传檄远近,致书平南、靖南二藩及各地故旧将吏,并移会台湾郑经,邀约响应。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巡抚曹申吉、提督李本深等随吴三桂反。云贵总督甘文焜在贵州闻变,驰书告川湖总督蔡毓荣,急走至镇远,被副将江义以兵包围,甘文焜自杀,三藩之乱由此开始。

平定三藩:

自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吴三桂起兵反清。至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九吴世璠自杀,清军进入昆明,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其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自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十五年四月。战乱不断扩大,吴三桂兵出三贵,进据湖南澧州、常德、岳州、长沙;清军云集荆州、武昌、宜昌,但不敢渡江撄其锋。孙延龄叛于广西,罗森、郑蛟麟、吴之茂叛于四川,耿精忠叛于福建,台湾郑经渡海进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广东潮州,提督王辅臣又叛于宁羌,击杀清陕西经略莫洛。四方震动,人心动摇。康熙帝欲亲征,经议政内大臣密议谏止。清军东征西讨,顾此失彼。随后尚之信又叛于广东,总督、巡抚俱附之,清廷增兵两江。

第二阶段

自康熙十五年五月至十七年七月。以王辅臣败降平凉为转机,形势向有利于清军发展。随后,因郑经部争据福建漳、泉、兴、汀等地,耿精忠腹背受敌,仓促撤兵请降。尚之信也相继投降。孙延龄又被吴世璠杀于桂林。于是,清军集中兵力进逼长沙、岳州,吴三桂聚众固守。两军在江西吉、袁二州、广东韶关、永兴和广西梧、浔二州及桂林等湖南外围要地反复争夺。清军将帅每多观望,旷日糜饷,在军事上仍处于相持阶段。

第三阶段

自康熙十七年八月至二十年十月。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岁的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但未能改变叛军的困境。同年秋,吴三桂病死,形势陡变。叛军无首,众心瓦解。其孙吴世璠继承帝位。清军趁机发动进攻,从此叛军一蹶不振,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逐步为清军恢复。但马宝、胡国柱等叛军仍困兽犹斗,节节顽抗;满洲将帅仍多迁延,以致时逾两年,清军才进逼云南,康熙二十年底,围攻省城昆明。吴世璠势穷自杀,余众出降,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历史影响:

平定三藩之乱,既不能说喜,也不能说悲,吴三桂等人发动的叛乱,虽然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使汉人的江山一度有恢复的可能,但他毕竟是造成明朝灭亡的大汉奸,是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失败是必然的。而清朝的平叛则避免了国家的分裂,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从此失去制约,更加肆无忌惮。

历史评价:

从识字的那一天起,无论是历史的素材还是其他的文字记载,都是口诛笔伐以吴三桂为祸首的“三藩之乱”。三百年来,无论是史学家还是喜欢卖弄文字的文人,谁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触动吴三桂这个已经被历史定了铁案的反面人物这根敏感的神经呢。但事实究竟是如此吗?要想谈谈这个历史话题,我们可以直白的说,在春秋至西汉汉武帝时期史书还是严谨的,是基本真实的。有史可查:一个是 中原春秋时期,齐国权臣崔杼弑了他的国君齐庄公,齐太史公《也就是记载历史的史官》为此事书曰“崔杼弑庄公”,崔杼就杀了太史公。太史公弟弟依然在史书上记载“崔杼弑庄公”,崔杼又杀之,而太史公最小的弟弟依然如此写的时候,崔杼也是无可奈何了,只好任之 。因为历史是人写的,而拿朝廷俸禄的史官又有几个如春秋齐国的史官那样正直而不畏强暴,又有几人是司马迁那样的老夫子。说句玩笑话,如果那个史官要再犯司马迁那样的错误,恐怕老婆要与你玩命的。自古以来就是英雄创造历史,胜者王侯败者寇。而又有那个英雄豪杰愿意在历史上留下个人的污点呢?。翻开中国的历史画卷,自西汉之后中国的千年历史中能有几分真伪,也只有天知道了。连大唐贞观之治的太宗皇帝都留下了“玄武门疑案”,稍逊风骚的宋太祖更是留下了“烛光斧影”的悬案。就是本文平三藩之乱的康熙皇帝,他的死因不也是个谜团吗?。这位“康乾盛世”的开创者是自然死亡,还是诸皇子夺嫡斗争中的牺牲品?。也只有天知道了。可见史官难当,历史的真实迷雾难散。

当我们翻开历史,稍微能读懂历史的人们便知道康乾盛世的花环。千古一帝康熙的文治武功让我们赞叹不已。这段值得中国人骄傲的辉煌历史,也确实让饱尝了战乱之苦的老百姓享受了百年的和平。康熙皇帝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做出的贡献是任何历史不可抹煞的,可以说,没有康熙王朝就没有中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土。但康熙皇帝不是神他也是人。我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认为对于历史人物应该用唯物的历史观来评价,如果把一个人神化了,就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一点自然的瑕疵丝毫不能影响美玉那炫目的美丽。我们今天评价三藩之乱这段历史,绝没有诋毁这位伟大的帝王的意思,。中国人有句名言: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还有一失。在康熙皇帝一生辉煌的业绩中,三藩之乱却实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人生败笔,是康熙帝王政治生涯中一次最大的错误。但史学家们为了把康熙皇帝塑造的更加完美,不惜歪曲事实硬要把这场战争的最大祸首推给吴三桂。其实史学家歪曲这段历史也是莫过于出于两种目。一:为康熙大帝锦上添花,硬性的把他神化。极力的塑造出一个高,大,全的封建帝王。二:出于对吴三桂的民族仇恨,发泄封建文人的个人恩怨。中国人有句俗话:破饽饽都是秃丫头做的,反正吴三桂已经被脏水和臭鸡蛋弄的一身污秽,在多泼点就更无所谓了

在时过境迁的三百年后的今天,我还是在上文中提到的那个观点,时代变了,我们应该抛弃历史的恩怨,抛开狭隘的大汉族主义。应该站在中华五十六民族大家庭的角度,要站在民族大融合的角度来对待这段历史。对于三藩之乱这场战争切不论祸首是谁,但就战争而言。连续八年的内战,不但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财力,而且把人民又拉到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这场战火祸及了西南与江南的大半个中国。使刚刚才休生养息的国家与人民又回到了苦难的深渊。历史上对这段不光明的历史不是没有人敢说真话,正如现在的中央“百家讲坛”频道里的某教授所说:是康熙皇帝在智擒鳌拜之后,年轻气盛的小皇帝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以为大权在握,天下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他是天子,所以他不顾议政大臣的反对,断然的采取了平三藩的举措。史册记载:三藩之乱发生在康熙十二年三月,是因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的一道奏折所引发的一场朝廷争论。当时围绕在康熙身边的少壮派刑部尚书莫洛、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力请徙藩,而大学士索额图、图海等多以为三藩不可迁移。撤藩应该暂缓,还是应该以安抚为上策,否则会逼反三藩。但20岁的小皇帝还是年轻气盛,根本听不了索额图与图海等大臣的正确意见。其最后结果引发了所谓“三藩之乱”这场人为的战争。这场残酷的战争延续了八年之久。战争一开始吴三桂区区的几万人马就横扫西南及江南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陕西等十一省,满清14万军队被吴三桂的几万兵马杀的落花流水,昔日不可一世的八旗子弟威风扫地。若不是吴三桂年老体弱过早的离开了那个时代,恐怕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

史册记载:三藩的分封,是大清的缔造者摄政王多尔衮的举措,是历史的正常走向。因为全国统一以后,统治者要论功行赏,对开国元勋要实行封疆奖赏。但满清的贵族要优先犒赏,所以满清政权把他们的这些贵族大都分封在富足的江南及中原各地。而做为三藩无论他们如何战功卓着,但毕竟他们还是异类,而不给他们分封还说不过去,。所以聪明的摄政王多尔衮就把他们分封在地处荒凉偏僻的岭南蛮荒之地。这样可以有两种好处。一;奖惩分明,堵住了汉臣的嘴。兑现了满汉一家的承诺。二;名义上给了三藩封疆的奖赏,但事实上反正这些穷地方也没有贵族喜欢去,那就封给三藩吧,还可以继续让他们给大清政权当看门狗。这岂不是一石二鸟吗?按当时的历史背景,因为当时的满清政权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残留的明朝势力还流亡各地在反抗着大清朝。当时的状况是:郑成功的儿子盘踞着台湾与澎湖列岛,南明的小朝廷逃窜到中缅边境,李自成与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残部还在四川及西北各地顽强的反抗,而人口本来就稀少的满清只有14万军队,满清政权吸取了明王朝亡国的教训《明朝政权的军队都在外线作战,京城防卫空虚,一但强敌进犯,各路外线军队鞭长莫及》,让这些满清的军队把守着京城与守卫着中原及江南诸省。而继续让三藩的军队进剿边境及残余的反抗势力,其结果也真正得达到了这个目的。在对待三藩这个问题上多尔衮可比康熙皇帝高明多了。事实证明,多尔衮这个满清政权的缔造者在对待汉族功臣的怀柔之策是成功的。史册记载:吴三桂在进攻陕西湖北打李自成时,经常亲冒箭林弹雨冲锋陷阵,以至清摄政王多尔衮都特别嘱咐他只发命令即可,不必冲锋陷阵(见清世祖实录四十三,12页)。由此可以推想吴三桂奋不顾身卖命的劲头也体现了良臣遇到了明主。也难怪三藩对于多尔衮是那么的拥戴与效忠。可惜天妒英才,让满清这个大英雄39岁就英年早逝。设想如果让多尔衮多活几十年,以他对三藩的安抚策略,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三藩之乱这段历史了,中国人也就避免了那八年的战乱,人民也少受点战乱之苦,大清的综合国力会更加增强。

不论是史书还是传闻,都说吴三桂专横跋扈,自成体系不听满清朝廷的号令。我们今天可以说,冤哉,三桂,你比窦娥可冤多了。事实上吴三桂确是个奉公守法的良臣,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听话的好干部。史册有记载:吴三桂从投降满清起,直到顺治十八年前后,吴三桂表现的对满清十分忠诚,舍生忘死的为满清打天下。全国统一了,又为大清朝看守着南大门。康熙四年,国家以是一片太平景象,为减少中央政府财政的压力,吴三桂又主动奏请,裁减了云南贵州兵力。绿营兵力由原来的六万减为二万四,同时吴三桂因战争结束,也将大将军印信上交。

康熙六年,吴三桂又主动奏请,辞去了对云南贵州两省的行政管理权,及地方总督和巡抚及地方官员的任命权、。行政管理、司法、赋税管理等权也都上缴给朝廷。还裁减了云南贵州的俸禄和军饷经费约三分之一……

这实际上吴三桂已经主动放弃了在云贵的自治权。为什么吴三桂自己要提出削减其权力呢,一方面,吴三桂可能明白如何处理君臣关系。在中国古代,功臣和皇帝之间相互猜疑是个很正常的现象。满清王朝当初在他封疆云南时给他的权力是很大的。而这种特权是他的知遇良主多尔衮给的,一朝君主一朝臣,如今易主了,尤其是康熙这个 20岁的小皇帝少年得志,目空一切。根本瞧不起吴三桂这帮老臣。聪明的吴三桂他博史通今,他不会不懂得功高震主这个简单的常识,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对他会产生不信任感。为了减少康熙对他的不信任,主动要求削减自己的权力,是一种有效的办法。根据历史记载,直到撤藩之前,吴三桂的表现对于满清政府来说,应该算作是模范的典型。吴三桂也真心希望能和清中央政府保持和谐的关系,让清政府感觉到他是忠心的。

在康熙六年,一位叫王熙的官员提出云南贵州的俸禄和军饷需三百万,本地的赋税只占其十分之一,长期由其它省分提供,难以持久,请求裁减。清政府命令吴三桂和当地总督等商议,结果节省了百余万(见《清史稿》250王熙传)。由此可见,吴三桂对于清政府的要求是言听计从的,无论史学家们如何的把各种脏水泼向吴三桂这个他们所痛恨的人,以上的事实也能证明吴三桂从没有反叛清朝的野心,是康熙这个小皇帝在处理吴三桂的问题上,年轻气盛操之过急才酿成了这个历史的悲剧,而这个悲剧的受害者虽然是吴三桂,但最大的受害者还是中国的老百姓。本来在三番的问题上有多种方案可供康熙选择:一是信守诺言,保持这几个藩王的权力的利益;还可以利用他们的军事才能去收复台湾,《因为当时的台湾还是打着明朝的旗号》。二是学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和平解决,因为吴三桂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人老了都有叶落归根的晚年乡愁,史册也记载了吴三桂也曾多次要求卸甲归田的记载,如果康熙能效法唐太宗对于功臣的方式,给他们名义上的高官,保证他们晚年的荣华富贵。谁甘愿冒生命危险而反叛呢?。三是不急于撤藩,拖下去以渐变方式解决。如果拖个五、六年,即使他不死,但已经年老体衰了,他就是想造反也造不动了

但是,这几种方法康熙帝都没有采用,而是采取了最不合理的,损失最惨重,危险性最大的最愚蠢的方法,其结果是把三藩逼反,造成全国性的大战乱,本来可以避免的战争,却打了八年,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如果不是吴三桂是被迫迎战,如果吴三桂在年轻20年,年轻的康熙很有可能就是短命的大隋朝的翻版。

综上所论,我认为史学家及封建社会的卫道士们,明知是历史的曲解,还是顽固的站在狭隘的大汉民族立场上,他们为了发泄自己对于吴三桂“叛汉”行为的怨恨,不惜把一切脏水都泼在吴三桂身上,这是不公平的,甚至是不道德的做为。明明是康熙挑起了三藩战争,明明是康熙这个错误的举措把中国的和平倒退了20年,《战争破坏的八年,是要用八年的倍数建设才可以恢复的》。明明是吴三桂在一忍再忍的情况下被迫的起兵反抗,却无情的诬陷与诽谤吴三桂是再次反叛,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在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封建社会里,对于三藩之乱这段历史毕竟还只是文人与史学家争论的课题,但在文化普及的今天,在媒体宣传日益影响力越来越深入的今天,尤其是电视剧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一种人们的精神鸦片,我们的后代还有几个人再去翻开与研究历史,国人现在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都是以电视剧的宣传为模式。对于能融合民族大家庭进程的历史人物,对于吴三桂这个为中华大家庭的早日统一,使中国的和平进程提前了几十年的历史人物,不要在给他泼屎盆子了,不要在让他蒙受耻辱了。应该还其本来面目,别在让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做出贡献的英雄在含冤忍辱的在九泉下痛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