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普: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实验:将狗关入笼子里,先给予一个声音刺激,然后再给狗以难受的电击,通过这个过程观察狗的反应。狗因为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一开始,他还会做一些尝试,但多次实验之后,在给予声音刺激之后先打开笼门,然后给予电击,结果发现:狗不但不逃走,相反还不等电击出现,它就先倒在地上了,并开始呻吟和颤抖。

是不是很奇怪:明明可以逃避的呀,为何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呢?这是因为,狗在多次的尝试过程中,学习到了这样一种经验:“既然不能控制,为什么要试呢?”事实上,不仅是(狗)动物如此,人也是如此。他们若相信了在某种情境下,自己的行动(如躲避行为)无法导致某种结果(避免被电击),就不会再去做可以使他们免除不愉快或痛苦的行为(即,会坐等电击的到来)。

从这个角度看,父母对孩子干预过多,养成孩子“习得性无助”,其实就等于从精神上把孩子给“杀”掉了。你眼前的乖孩子,再不是真正的他自己,他们的自由和创造力被遏止、被杀死了。

三、衣食住行都包办的父母,养出依赖、自私的孩子

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游乐场内,孩子开心地玩着玩具或到处探险,大人一会儿跑来问一遍“宝贝,你饿不饿?”“乖乖,你要不要喝水?”一会儿又过来阻止孩子:“玩那么久,肯定累了,到边上休息一会儿再玩。”说着丝毫不顾孩子一脸的意犹未尽与语言上的反抗,就强行将孩子拉到一旁休息,等大人觉得够了才能再次去玩。

父母所作所为,向孩子表达的是:“我是爱你的,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探究其潜台词,不难发现:“我对你是不放心的,我需要替你安排好一切。”

这样做剥夺的是:孩子对自身和他人的感知觉察能力;得到的结果是:孩子习得这样的无助观,“我不需要想/做,交给妈妈就好。”“妈妈说的是对的,听她的就好。”

需要警惕的是:在大人为孩子懂事听话乖巧高兴不已的同时,其实已经将孩子的“自我发展”完全揽了过来。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