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交替的中国,社会在等待着新的觉醒,

“自闭桃源称太古,

欲栽大木柱长天。”

道出了很多教育者的心声。

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国家还很是闭锁,世界却在无限的开放,

教育,无疑成为了整个民族的未来,

无数有志之士的心向之处,即致力于民众的觉醒。

广教·家兴

历史如渐渐被人遗忘的铜铃,

锈迹斑斑,却响动着愈加浑厚的声音。

在现代教育逐渐普及与发展的今天,

一个民国时期的杰出人物,依旧时常被人提起,

他一腔热血,曾在政坛上叱咤风云;

他著作等身,写下了洋洋十万言的《新民说》;

且最直观的成绩,

就是九个子女在日后都成为了社会的优秀才俊,

“一门三院士”的佳话广为流传。

他就是历史上优秀的政治家与学者梁启超,

其教育思想长存,也一直启迪着后来之人。

育教·启蒙

人们总在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而在我国的近代史上,

梁启超就是最早关注儿童启蒙的教育家之一,

他给予孩子的,

不止于传统的教育,

更有着爱和宽厚。

梁启超认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所以当子女还在稚嫩的孩童时期,

就常常让小家伙们围坐在圆桌子旁,

时而和孩子们聊着生活琐事,

时而天南地北,谈古论今,

还声情并茂,像个说书一样。

哪怕是顽皮的小孩子,也往往听得很入神,

久而久之,在感受父亲情爱的同时,

自然之中收获了很多知识与道理。

近代的中国,科技文化远远落后于世界,

在梁启超的心中,

这都是“蠢ª野悍、迂谬猥贱”的学究教育所导致的,

所以从长女梁思顺起,

就没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呆板的私塾,

而是要么自己亲自授课,

要么让他们到开明的学堂里去读书,

总之,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

就亲自参与到他们的启蒙教育中。

博教·通识

继承了“义理”和“名节”家风的梁启超,

同时将西方教育的“自由”与“平等”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中,

他的主张,孩子在刻苦钻研某一科目的同时,

也能广博的接纳各科知识,

从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在日本的时候,就专门为从小深受钟爱的长女梁思顺请来了家教,

教授她数理化的课程,

虽然当时梁思顺的文科学得极好,

但也不意味着,

别的科目就可以马虎。

在梁启超的整个家庭中,学习氛围一直是十分的浓厚。

一个不大不小的实验室,

既是孩子们解答困惑的地方,

也是他们动手钻研的乐园。

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精神,

十分有利于学习能力向各学科延展,

在他子女的身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在一次长女梁思顺的生日当天,

这位父亲高兴之余,特意为女儿做了一首诗,

鼓励她做一名中西兼通的人。

可见一直以来,

全面发展都是梁启超教育子女的准则,

终身之志,以此践行。

父教·慈爱

古往今来,

家庭之间的角色关系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可是提及“父亲”这个词语,

我们也还是很容易的想到“一家之主”。

因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他”是威严的,

和不可侵犯的。

而作为父亲的梁启超,

虽然在严厉的教育环境中长大,

自己对子女,却是十分可亲。

甚至在思想上有新理论萌发的时候,

还会与子女进行平等地探讨。

多年后,梁思成曾回忆,

小时候因为淘气总挨母亲的揍,

而每当被父亲知道,

他就会批评自己的母亲,

同时告诉自己哪里错了,

以后应当怎样去做。

当梁启超的子女渐渐年长,

他不得不与大的孩子

因求学而天隔一方时,

便开始了写信。

内容从彼此的生活小事,

到子女择业婚姻等人生转折,

他都以聊天的口吻与其写字交谈,提出合适的建议。

经后来统计,他一生的书信超过了2000多封,

而其中有300封,

都是写给夫人与子女的家书。

几个孩子们正是通过与父亲写信交流的形式,

在思想碰撞中开阔了视野。

在孩子们眼中,

梁启超既是慈父,更是良师。

德教·为正

梁家世代的家风,都以“正”字当先,

诚然没有什么事情,

会重要于道德与品行。

所以多年来,无论是从政还是著书,

他一切的前提,都是做人。

曾经的梁启超,也是政坛上响当当的人物,

而当时官场的浑浊与黑暗的风气,

让他毅然的决定要离开。

外界很多人说他是“自大与轻狂”,

而其实是内心深处的道德准则,在深深的鞭策着他。

自此,他便一直坚持自己对子女教育的观点:

做于国家有益之人,但不应为官。

在他的心中,官场的混沌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对孩子们来讲,

这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更是一条充满危险的道·。

所以他鼓励着自己的孩子们去埋下头好好做学问、好好做人,

却不曾建议他们去为官。

因为只要去探索、去钻研,

除了为官,还有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可以去做。

作为一个道德底线明晰的人,

梁启超从未动摇自己如此的观点,

几个孩子能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极高的成绩,

也都与他这样的教育思想息息相关。

品教·独立

做为一名父亲,

在梁启超心中,总是有着丝丝扣扣的柔软,

而这种柔软却不是娇惯与溺爱,

反而将些许的坚韧融于其中,

化作了孩子们的独立与坚强。

他对子女的爱,首先在于培养他们拥有敢于拼搏的“顽强人格”,

对女儿梁思庄的教育,就很直观的反映了这一点。

当时梁思庄已成长到16岁,

本来是打算到美国去读书,

因为那时梁思成、梁思忠、梁思永都在那里,

想着兄妹间也可以有个照应。

而就是因为此,

梁启超怕爱女在兄长们的照顾下变得娇气,

便断然将她送去了加拿大读书,

让她一个人在那里学习,

独自面对生活的挫折与挑战

梁启超视乐趣为幸福生活的源泉,

鼓励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

要让生活可以尽量的丰富一些,

而不是只沉浸在某一学科的单调色彩中。

他希望子女们能由衷的热爱生活,

于社会有作为,

于学科有贡献,

同时也不能够忘记:

要人格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