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在桐乡参加中小学“声乐”课堂教学研讨听课笔记,也是本人的拙见,不当之处请指正或我们共同探讨。同时真心感谢开课的教师展示课,使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成熟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弹奏<长城谣> 学生演唱

1、 歌唱中存在问题:歌唱姿势不正确

歌唱呼吸问题

发声问题

2、 唱“嗯”哼鸣 找到头腔共鸣、高位置

唱“啊”找到打哈欠的感觉、牙关打开。

听课感想:语言过于专业,学生们各个表情不知所措,出现了音准不好这样基础的问题

3、 用“啊”来教唱《长城谣》旋律

用“u”“i”音

听课感想:歌唱的发声母音变了很多,看得出来教师自身素质很好,是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生。

对课堂学生评价:学生们声音音色不好,被老师专业的语言吓到,声音不能自如的唱出来。

4、 歌唱的语言:咬字、吐字

朗诵歌词,纠正部分学生不对的字“长”“是”“丧”

听课感想:纠正学生部分咬字问题,还不错!

5、《长城谣》歌曲的来源

五声宫调式 分解四个乐句

听课感想:“五声宫调式”属于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先秦时期的一种调式,单独出现这一概念,其实学生并不懂,教师也没有在深的讲解。

6、 教唱

未完成课程内容,下课铃声响起

反思:这位男教师整节课在用美声方法教唱,像个大学教授上课,不时让我想起我在大学上小课的情景,教师也从未离开钢琴凳。专业性太强,教师的主体位置过重。由于老师在用美声唱,学生的第一反应便是模仿唱,掩盖了孩子们本身的音色。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间,太专业的音乐术语把孩子们“吓”到了,整节课听不到孩子们悦耳的音色,音质“闷”而不亮,表情“僵”而不美。

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在最后几分钟孩子们的唱并无多大变化,还是捧着书,下课了,学生们走出课堂的一刹那看到了孩子们天真的笑脸。

这是在新课改之前,我们音乐教师所普遍上的传统课,课改多年,小学已经卓有成效,孩子们送到了初中,他们不喜欢上音乐课了,到了高中他们的兴趣可能真的没了。不管在那个阶段,去上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把握好大的方向,让更专业的上课方式留在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吧。

课程 :《渴望春天》 七年级

教学过程:

一、歌唱的状态

1、 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

2、 扬眉、含笑、眼睛有神

3、 挺胸、收腹、两肩自然

二、用“1 2 3 4 5”来唱《春晓》

1、 歌唱的咬字

吐字准确、字正腔圆

听课感想:语言幽默

2、 呼吸

叹气——吸气——存气——呼气

三、演唱《渴望春天》——“天鹅之歌”

1、 听音乐学唱

2、 作曲家简介

3、 弱起 不完全小节

听课感想:PPT很美,有鲜花,蝴蝶、走动的蚂蚁、歌词在天空中出现。教师在上课的知识点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如气息用“闻花香”的方法,歌唱的高位置让学生想象空中的歌词,教师把知识点融入到歌唱中很自然。

四、教唱《渴望春天》

五、歌唱使的情感表现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教师唱一段,学生唱2、3段

分组联系

六、歌唱春天

七、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于一肯定!

反思:这位女教师语言亲切,表情变化丰富,课程流畅。难能可贵的是她能够把一些专业声乐知识,如“歌唱呼吸”“歌唱咬字”都融入教学中,自然,难度适宜。教师和学生都属于课堂这个舞台,感觉真的很美,老师很美,孩子们很美,老师的歌声很动听,孩子们的歌声也很动听!

能够真正与学生一道融入课堂,真好!

肢体语言也给学生们上了一课,同时也给我上了一课,一个音乐教师最重要的是首先让孩子们感觉“美”,以后我也要多加注意。

不足:后一部分时由于麦克风的原因,教师的声音掩盖了孩子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