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边将韦皋(745年~805年),是京兆万年人。年轻的他在没有发迹时,由于多次蹭蹬,只得在江夏一个姓姜的使君家当起了家庭教师,给其爱子荆宝教授经书。那时候,荆宝已经读过两种经书,所以对人情世故他也略微知道一些。他名义上虽然叫韦皋哥哥,但对韦皋那毕恭毕敬的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像对待他父亲那样。

荆宝的婢女叫玉箫,当时才10岁,荆宝要她也像自己一样称韦皋为韦兄。玉箫当然就听从他的吩咐了,而且她照顾韦也挺周到。韦对她自然很满意,时常问她一些情况,还教给她一些书本知识;双方相处得极为融洽。

两年后,姜使君入关去做官,他觉得拖家带口去显得碍手碍脚,于是便只身前往。这样,韦觉得再居住下去也不大妥当,遂搬到附近的头陀寺里暂住。而荆宝由于想念老师,经常派玉箫去看望“韦兄”,并时不时地给韦送去一些生活用品。这时候,渐已长大的玉箫也懂得了一些儿女私情,一来二去,两人在心里就都牵挂着对方了。

此时跟韦住得不远的陈廉使恰巧收到了韦皋叔父的来信,说起他侄儿在宝地已经很久了,深切盼望他能够回家一趟探望家中尊长。这样,陈廉使怕耽搁韦皋归省家中双亲的行程,就立马安排停当舟船及路上必备之物,让他当即动身,也不必向自己面辞。在江边等候韦皋上船的艄公都已在那里待命,并一再催促他快些走。此时,韦皋就是想要跟玉箫等人说些离别的情话也不可能了,于是他只得双眼含泪地草拟了一封信留别。

正要解缆启程的当儿,忽然知道韦兄就要离开的荆宝和玉箫,便飞快地从外头跑过来。三人相见,既高兴又很悲伤。荆宝开始还想让玉箫跟韦兄一同走,但韦兄觉得离家日久,突然携带女人回去于礼不合,于是他便坚辞了荆宝这番好意,并跟他们约定:“少则五年,最多七年,我就要来娶走玉箫!”说罢,韦赠送一枚玉指环给玉箫作为定情物,同时还给她留下了一首诗,然后就命艄公启锭扬帆,独个儿踏上了回家省亲的道路。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