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和经常的精神活动,也是使人类成为人类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艺术促进人类文化的形成,同时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发展到今天,艺术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与此相适应,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正如我园综合艺术课题的开展,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内容,各种各样的艺术教育方式方法,开展了五花八门的艺术活动,促进了家园共育,创设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促使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在综合艺术活动中,我们在确定艺术教育目标上更关注幼儿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幼儿艺术学习的兴趣,艺术的感知体验,表现创作,交流合作等基本艺术能力,以及尊重、关怀、友善、分享、合作等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以幼儿发展为中心,提供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的情感体验,实现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因此要求教师要在目标制定方面从原始的陈旧观念中走出来,要注重人文性和幼儿发展性,目标是每一次活动的核心,目标制定的准确到位,将对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如何制定好教育目标就成为了我们共同研究的对象。在我们开展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在思考、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反复实践,在这样的磨练中,我感觉自己在目标的制定方面领悟到了一些东西,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一、原始活动记录与反馈反思

 (一)第一次制定目标后的活动

记得在《过猴山》课题中,有一次小组活动是《勾画猴脸》,内容的新奇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他们都用自己独特的审美绘画了各式各样的猴脸面具,这源于活动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比如集体欣赏了动画片《过猴山》,观看了京剧《大闹天宫》,孩子们一眼就认出了众多演员中的孙悟空,我问他们为什么?孩子们说:“因为孙悟空化了猴脸的妆。”随后我和孩子们共同欣赏了京剧百猴图中各种剧种各门各派的猴脸图片,孩子们看到这么多形式各异的猴脸兴奋极了。这一系列的活动都丰富了他们的视觉感受,并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为他们下一步的绘画制作乃至表演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过程中,我先请孩子们共同回忆了京剧脸谱的样子,幼儿自己总结了猴脸的主要特征,然后请幼儿观看了猴脸的泥塑图片,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投放大图片有利于幼儿细致观察猴子的桃形脸的勾画,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总结出了猴子桃形脸的特征及勾画方法。随后我们欣赏了一些脸谱上的装饰图案及纹样,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在示范的过程中,我重点为幼儿介绍了勾画猴脸的顺序,应从哪里起笔到哪里结束,并向幼儿介绍了不同的勾画方法,比如可以先点出桃形的4个点,在将点用曲线连接起来的方法,便于画出更为对称的线条。在幼儿绘画时,他们便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了不同难度的方法,有的是直接在面具上勾画桃形脸;有的则先点了4个点,再连线;有的先将桃形勾好,再用线条及图案装饰额头和脸颊,最后涂色;有的用曲线、波浪线、折线等线条进行装饰;有的用了云彩、桃子、梅花、月亮等图案进行装饰;有的画了一些螺旋的细线进行装饰,孩子们说是猴毛。

在涂色时,我发现孩子们比以前更大胆了,也更会搭配颜色了,有的用红色先将桃形脸涂好,有的绘画了多种颜色的猴脸,有的用黄色着重勾画了眼部,还用深色笔将眼睛周围描了个圆圈,孩子们说这样代表火眼晶晶;有的在额头上画了个粉色的大桃子,在桃子的底部画了两片绿叶进行点缀;更特别的是王思敬小朋友还运用了别具一格的绘画方法,他先用红色勾出了桃形脸,用黑色画出了眉毛和眼睛,在额头上画了个大桃子,最后用棕色将桃形脸和桃子以外的其它部分都涂满了,他以这种反衬法进行绘画,效果非常好。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都得到了提高,幼儿戴上自己绘画的面具进行动作模仿,兴趣性特别高。这虽然是一次普通的小组活动,但其中却蕴含了大量的艺术要素,重点强调了视觉造型和肢体语言的造型,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孩子们戴上自己勾画的猴脸面具扮演小猴子,老师扮演老爷爷进行了有趣的猴子学样的即兴表演,充分发展了幼儿模仿能力,将活动推入**。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