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贫血常是父母所关心的话题,也是最常见的血液疾病。婴幼儿的造血系统与成人不同,且常受到成长速度及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年龄层的婴幼儿茄发生贫血的原因也各有差异。了解贫血的原因,才知道如何医治。对父母,对医生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红血球或血色素低于正常值之谓。刚出生的婴儿,其红血球会轻度增加,在第二周时骤降,至第二、三个月的贫血现象,我们称之为生理性贫血。因此,美国小儿科医学会建议,在出生后的前六个月,血色素会低至9或10g/dl,不需紧张,也不需特别处置。但是,出生后六个月至两岁之间,若血色素低于11g/dl,或是血球容积(Hematocrit)低于33%,则为需进一部评估的指标。

那么,引起贫血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1、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时期,以急性出血、新生儿溶血、先天性感染及败血症为最常见。急性出血包括脐带结扎过松、过早,或出生过程中发生生产伤害、头部血肿。偶而胎儿血液大量流至母体或双胞胎血液互流,也会造成贫血。新生儿溶血则由于胎儿与母亲ABO或Rh 血型不合而造成,婴儿常会再出生后三、四天内就发生厉害的黄疸和贫血。先天性感染则包括梅毒、弓型虫属病、巨细胞包涵体病、先天性德国麻疹及组织胞浆菌病。至于败血症引起的贫血则是婴儿于产后感染造成溶血所致。

2、婴儿期(出生后一个月至一年间)的贫血,则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出血、后天溶血性贫血、遗传性贫血及巨母红血球性贫血也是原因之一。缺铁性贫血是婴儿及儿童其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疾病,是因为母亲严重缺乏铁剂的摄取导致胎儿铁质的贮存偏低,或早产儿本身贮存铁质缺乏所致。至于生长快速而饮食中铁质补充不足的幼儿也会发生缺铁性贫血,此时补充铁质应可改善。如果情况并未改观,则应考虑婴幼儿是否有先天性息肉、憩室或出血的情形,而从肠胃道消耗太多的铁质。海洋性频谢、球状红血球症及镰刀状红血球正等遗传性贫血,也须作鉴别诊断。至于巨母红血球性贫血,则是因为幼儿体内缺少叶酸所致。婴儿吸食了缺乏维生素B12的母奶或喂食羊奶都容易造成叶酸缺乏,儿感染及严重的腹泻也会发生叶酸缺乏而造成贫血。巨母红血球性贫血乃是次于缺铁性贫血的第二种常见的营养不良性贫血。

3、最后我们再谈谈儿童期的贫血。在此阶段中,缺铁性贫血仍是首要考虑的原因。此时,除了因偏食造成的营养不均衡、铁质摄取量不足外,慢性出血及寄生虫感染也要列入考虑。其他如急性出血、遗传性贫血、血友病,或一些罕见的贫血原因(如再生不良性贫血)也须作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