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过裙山邀入洞府 离沐水错认归途

七窍、三缄义气相投,弗忍言别,不知不觉已三日矣。至四日早起,三缄谓七窍曰:“尔我谈情如漆如胶,即此聚首终身,尚未为足。无如空生斯世,负却为人一料。趁今年华甚富,不若暂为别去,俟功名成就,解组归来,然后广置膏腴,合院同居,方是长久之策。”七窍曰:“言言金玉,佩服深矣。弟欲前征,兄可送弟一程乎?”三缄曰:“分袂后不知晤对何年,乌得不送?”七窍于是收束行李,出了阴丹阁,携三缄手而泣曰:“相逢难较别离难,一诉离情泪泫然。”三缄曰:“千里送君终是别,何妨携手到阳关。”七窍听得“阳关”二字,泪落如雨,谈不成声。三缄慰之曰:“聚散何常古自今,骊歌难唱别离人。”七窍带泪而续曰:“相逢虽说还多日,此际焉能遣此情。”三缄曰:“吾兄义重已见言外,弟且多送数程,然后归之。”七窍曰:“如此更好。” 行约里许,突然清香一股,逼面而来。

七窍曰:“时逢初夏,无桂无兰,此幽香也胡为乎来哉?”三缄曰:“是必灵芝也。”七窍曰:“灵芝生于何地?”三缄曰:“吾闻裙山多产灵芝,故幽香乃达于此。”七窍曰:“此去裙山,路有几何?”三缄曰:“前面高耸插于云霄者是也。”七窍曰:“历此不远,吾与尔且去游览一周。”三缄曰:“兄喜游玩,弟当追随。”二人言已,转过路头,竟向裙山而去。

刚到山麓,三缄曰:“裙山虽是一体,阴阳各别,兄也游之,其先阳而后阴乎,抑先阴而后阳乎?”七窍曰:“阴阳何分?”三缄曰:“阳山与日相近,广产药材,携筐采取之流往来不绝;阴山与日相远,时多雨雪,春夏皆然,故阴凝气湿,蛇虫虎豹多出其中,从古及今少有人到。”七窍曰:“如是则游阳而弃阴焉。”二人将所游决定,一趋一步,层层向上。时而附葛,时而攀藤,止止行行,直登绝顶。俯首下视,则汪洋浩瀚如在目前。

七窍询曰:“汪洋者,莫非海若乎?”三缄曰:“然。”七窍曰:“何以裙山近乎海耶?”三缄曰:“山之卑者,人登其上视之,亦从而卑,眼界所以不宽也。若此裙山高出众峰之表,登临一视,万里河山皆在目中,此为高视阔步,无地不睹者,岂止海乎!”七窍曰:“此海何名?”三缄曰:“是名气海。左之洋洋万顷浪停而波静者,法海也。”七窍曰:“法海外有二江相灌,又属何名?”三缄曰:“一为丹江,一为法江,法海是为丹法会归之地耳。”七窍曰:“是山佳境若斯,惜未早登,以广识见。”三缄曰:“兄止俯视,即已心醉神怡,试为仰观,恐不知手之舞之也。”七窍被三缄一言触动,翘首上望,日月星斗,俨在眉梢,云雾烟霞,似在足底。极力详视,尚有一山挺立,插入天空。七窍惊曰:“裙山高矣,胡半空中复有山尖巍然高耸?”三缄曰:“是乃上昆仑也。”七窍曰:“昆仑之上,不只一乎?”三缄曰:“尔试视之,顶尖而最上者,上昆仑也;顶大而极圆者,中昆仑也;顶小而愈卑者,下昆仑也。”七窍曰:“上昆仑所出何物?”三缄曰:“上昆仑乃修炼阳神之地,长生远死之乡。”七窍曰:“中下昆仑又如之何?”三缄曰:“中昆仑隐于云内,为至清至空之境,见之虽卑于上昆仑,登之如入万仞虚空。而下昆仑则为仙子修丹发火之源焉。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