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貌似指导有方,实则干预过度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习惯于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切割成许多1、2分钟,3、4分钟,导致教师牵着学生鼻子一二一齐步走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认识岩石》一课,要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搞科学”,教会他们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教师总是牵着学生走,由颜色——结构——硬度 ——遇酸反应这样的内容排排队,全权由教师带着学生一步步地去观察、去实验。笔者认为,这样虽然降低了学习难度,铲除了学习上一些障碍,使学生很容易得到正确的结论,却使学生失去了“像科学家那样”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影响了思维能力、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除此之外,在我们的科学课堂当中,这样的探究活动比较常见:即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不仅让全班同学面对同一个问题,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实验方法,而且让全班同学经历同样的研究过程,面对同样的实验现象,然后去思考同样的问题。没有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开放的空间,自主的余地,个性化的选择,没有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殷志杰老师在《关于自然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既然所有的学生都使用相同的材料进行研究,学生还需要动什么脑筋,在研究的方法上也就无自主和创新可言了;既然所有的学生研究方法全相同,观察到的现象就会大体相同,归纳的结果也大体相同,学习的结果也就没有什么自主和创新可言了。”

3.貌似意味深长,实则戛然而止的课后设计

笔者曾观摩过一天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最频繁听到的课堂尾声便是:这个问题请大家课后再进行研究。调查表明,这类话通常是讲给听课的老师听的,它似乎已演化成一节完整的课中的一个“程序”。而学生对此也早已心领神会,只需高声响应而勿需投入行动。口头上要求下去之后再研究,实则形同空话,因为下一节课不同的教师会有新的教学内容,并且可能与上一节课的内容根本无关。有些学生可能下去之后按老师的要求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但教师出于时间,任务等多种因素的考虑,对于这种好的现象也只能爱莫能助,久而久之,学生也就自然地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学内容了。当一堂课结束后,学生的研究活动也就随之而止,并没有形成我们所期望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即使教师有这方面的意识,往往也只是走走形式。这个现象愈演愈烈,逐步让笔者意识到,对于一个问题的探究存在着一个研究后研究的问题,而这是一节好的科学课的必须结果。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