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由杜宇編導、上海影視公司拍攝的《頑童》標志著華語兒童電影的誕生。由於當時技術、理論水平都不足,使得這部電影未受到大眾的關注,而是作為一部單純的娛樂片子來看待。經過一年的探索,兒童電影有了新的進步,在1923年,上海影戲公司拍攝的兒童題材電影《棄兒》和張石川導演指導拍攝的《孤兒救祖記》成功引起了人們對兒童電影的關注。

在日漸繁盛的華語電影的今天,兒童電影卻是電影當中的短腿將軍,本文將從早期華語兒童電影的特征談起,以《草房子》為例,探索新時期兒童電影的特征,在分析視聽語言已有進步的基礎上,指出華語兒童電影更應該回歸兒童最本真的童心,讓大人成為孩子的配角,並且呼吁國家廣電總局給予兒童電影更多的支持,制作團隊應該具有精品意識以及編劇導演應該從本土特色出發等方面去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華語兒童電影,以期對其良性發展提供參考。

一、新時期華語兒童電影的特征——以《草房子》為例

1998年上映的電影《草房子》改編自曹文軒的長篇同名小說,它講述了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初江南水鄉一個動人動情的童年故事。徐耿導演用他平實的鏡頭語言,朴素的敘事視角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最為純真的少年桑桑的成長經歷。

1.溫情的校園民謠渲染感情。在《草房子》當中,為了符合影片的基調多數採用了比較歡快的配樂,但是為數不多溫情的校園民謠才是最大的亮點。影片有兩處使用到了校園民謠,第一處是杜小康在遭遇家變后,劃船至溫北大橋(影片不是高清版,看不清楚橋的名字)時而聽到曾經的小伙伴們唱的歌《共產主義接班人》,以往的大多數影片都是以配樂的方式讓具有教育性的歌曲出現,而影片當中小伙伴們稚嫩的聲音才能真正打動杜小康的心,打動觀眾的心﹔第二處是影片的結尾,桑桑的病好了之后,響起了《搖啊搖》,這首既熟悉又暖人心的旋律結束了整部片子,讓觀眾也在這個旋律當中盡情釋放了自己的感情。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