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理解语言活动的内容,体验其中的情感。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语言发展不是让孩子强化大量的词汇,而是让孩子乐意交谈、注意倾听,理解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前的语言活动,我们通常是让孩子听故事,然后通过几个问题让孩子理解内容,最后在进行一个故事的讲述,通过反复的听,强化幼儿的记忆,以此达到理解的目的。而很少考虑这样的方式孩子喜不喜欢,这样的方式孩子是否从心底里真正的理解。而《喇叭花电话》这个教学活动,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语言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主动参与,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再讲一讲、让孩子在多种感官、多次参与下进行学习,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较好。

我认为本次活动不是单纯的一个语言活动,在活动中渗透了多种元素。如:从语言的角度看,幼儿学会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模仿拓展故事的对话;从情感体验的角度看,孩子获得了与同伴亲密交流的情感体验;从社会性的角度看,幼儿获得了与同伴合作游戏的经验。综观整个活动,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构思巧妙,设计新颖、过程自然流畅、教师的教态亲切,活动的效果较好。而活动环节的安排也很紧凑,形式也比较多,因此幼儿学习兴趣高,达成目标也较好。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就来谈谈这个活动的几大亮点。

我认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是本次活动的第一大亮点。多媒体课件这种声形并茂的教育辅助手段,它形象生动、声形并茂的特点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课件再现了了聪明的小田鼠和可爱的小鸟,并通过点击小田鼠的嘴巴和小鸟的肚子,能较逼真表现它们的对话,这样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我认为我们这节课的第二大亮点则是:在活动中充分给予幼儿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促进了幼儿语言和想象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可见想象是思维创造的火花。活动中教师的许多启发性问题,能很好的引导孩子去想象、去思考。例如:

在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时,采用分段理解故事的形式,在故事情节的转折处中断故事,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大胆的设想:“猜猜小鸟和小田鼠为什么没有成为好朋友”,“帮他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鸟和小田鼠成为好朋友”,“猜猜看两个好朋友在电话里说了什么悄悄话”等等,就问题“帮他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鸟和小田鼠成为好朋友”,孩子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这样的方式,比单纯的告诉小朋友结果要好的多,因为它给了孩子想象的空间,促进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活动中注意了动静交替的原则,做到了师幼互动。是本次活动的第三大亮点。从孩子的兴趣入手,为了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以听故事——播放课件和孩子们一起讲故事——孩子表演的形式开展活动,注意到了动静交替,不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而且帮助孩子们更进一步的理解故事。在活动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师扮小田鼠,幼儿扮演小鸟,边打电话边进行对话练习。例:“喂,是小鸟吗?我是你的好朋友小田鼠,小鸟我教你念儿歌‘大尾巴长大尾巴大’,你唱歌给我听吧‘滴答、滴答、滴滴答’,小鸟等你长大了飞到树下我们一起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既领略了故事中简单的对话,又进入了情感世界,在美好的情境中体验了小动物间纯真美好的情感,不知不觉地建立了平等的师幼关系,而且还获得了关心他人和友爱同伴的熏陶。

当然,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我认为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在活动中教师没有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进行指导,对孩子情绪、情感的体验没有及时地给予关注,使得一些孩子的能力没有在活动中得到表现。

二、老师的愿望是通过模仿表演激发孩子积极参与的情绪,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过于拘谨,积极性不高,整个活动中教师所设想的“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性”未能得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过于突出。

三、教师在关注物质环境支持的同时,没有注重精神环境的创设。在活动中,教师缺少的是激励性的语言,不能很好地调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在语言的组织上缺乏仔细的斟酌。使幼儿的回答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一直有这样一种思考,那就是教师应该多阅读有关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游戏的书籍,丰富自己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另外就是教师如何在活动组织中注重游戏情景化这一环节,真正做到让幼儿在积极发起或参与情景环境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共同要面对的问题,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