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释草第十三”。释曰:草,《说文》作艸,隶变作廾。七老切。百卉也。又曰:象野草莽苍之形。《说文》别有草字。自保切。云:“草斗,栎实也。一曰象斗子。”徐铉曰:“今俗以此为廾木之草,别作皂字为黑色之皂。案,栎实可以染帛为黑色,故曰草。通用为草栈字。”然则此篇辨百卉之名,见於经传者,当为草木之草,故云释草。

蒮,山韭。茖,山葱。葝,山。蒚,山蒜(今山中多有此菜,皆如人家所种者。茖葱,细茎大叶。蒮,音育。韭,音九。茖,音革。葱,音忩。葝,巨盈切。,音薤。蒚,力。)

[疏]“蒮山”至“山蒜”。释曰:此辨四种菜生山中,与人家所种者异名也。韭,《说文》云“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生山中者名蒮。《韩诗》云“六月食郁及蒮”是也。葱,《说文》云“菜名”。生山中者名茖,细茎大叶者是也。,《说文》云“菜也”。叶似韭,生山中者名葝。蒜,《说文》云“荤菜”也。一云菜之美者。云梦之荤菜生山中者名蒚。

薜,山蕲。(《广雅》曰:“山蕲,当归。”当归今似蕲而粗大。薜,音百。蕲,音芹。)

[疏]“薜,山蕲”。释曰:《说文》云“蕲,草也”。生山中者一名薜,一名山蕲,色白者名白蕲。下文“薜,白蕲”是也。生平地即名蕲。注“《广雅》”至“粗大”。释曰:《广雅》,张揖撰,以广《尔雅》之阙漏也。曰“山蕲,当归”者,言即今药草当归。案《本草》当归不言名薜及山蕲,是即以时验而言也。故郭云“今似蕲而粗大”,言似平地蕲而差粗大耳。

椴,木槿。榇,木槿。(别二名也。似李树,华朝生夕陨,可食。或呼日及,亦曰王蒸。椴,音段。槿,谨。榇,襯。)

[疏]“椴,木槿。榇,木槿”。释曰:此别椴、榇是木槿之二名也。某氏云别三名也。其树如李,其华朝生暮落,与草同气,故在草中。《诗•郑风》云: “颜如舜华。”陆机《疏》云:“舜,一名木槿,一名榇,一名椴。齐、鲁之间谓之王蒸。今朝生暮落者是也。”郭氏云:“可食。”亦呼日及,五月始华,故《月令》仲夏云“木堇荣”。

术,山蓟。(《木草》云:术,一名山蓟。今术似蓟而生山中。蓟,音计。)杨,枹蓟。(似蓟而肥大,今呼之马蓟。枹,音孚。)

[疏]“术,山蓟。杨,枹蓟”。释曰:此辨蓟生山中及平地者名也。生平地者即名蓟,生山中者一名术。《本草》云:一名山蓟,一名山姜,一名山连。陶注云:“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甜而少膏;赤术叶细小,苦而多膏。”是也。其生平地而肥大於众者,名杨。枹蓟,今呼之马蓟。

葥,王蔧。(王帚也,似藜,其树可以为埽蔧。江东呼之曰藜帚。葥,音箭。蔧,音邃。)

[疏]“葥,王蔧”。释曰:此即藜之科,大为树,可以作埽蔧者,一名葥,一名王蔧,一名王帚,江东呼落帚。

菉,王刍。(菉,蓐也。今呼鸱脚莎。菉,音绿。)

[疏]“菉,王刍”。释曰:舍人云“菉,一名王刍”。某氏云:“菉,鹿蓐也。”郭云:“菉,蓐也。今呼鸱脚莎。”《诗•卫风》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是也。

拜,蔏藋。(蔏藋亦似藜。蔏,音商。藋,徒的切。)

[疏]“拜,蔏藋”。释曰:此亦似藜而叶大者,名拜,一名蔏藋。《庄子》云“藜藋柱宇”是也。

蘩,皤蒿。(白蒿。)蒿,苣。(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蔚,牡菣。(无子者。蔚,音尉。菣,去刃切。)

[疏]“蘩皤”至“牡菣”。释曰:此辨蒿色及有子无子者之异名也。《诗•召南》云:“于以采蘩,于沼于沚。”毛传云:“蘩,皤蒿也。”郭氏云“白蒿”,然则皤犹白也。《本草》云“白蒿”。唐本注云:此蒿叶粗於青蒿。从初生至枯,白於众蒿。欲似艾者,所在有之。又云叶似艾叶,上有白毛粗涩,俗呼蓬蒿,可以为菹。故《诗》笺云“以豆荐蘩菹”。陆机云:“凡艾白色为皤蒿,今白蒿。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烝。一名游胡,北海人谓之旁勃。故《大戴礼 •夏小正传》曰:蘩,游胡;游胡,旁勃也。”是蒿一名菣。《诗•小雅•鹿鸣》云:“食野之蒿。”陆机云:“蒿,青蒿也。荆、豫之间,汝南、汝阴皆云菣。” 孙炎云:“荆、楚之间谓蒿为菣。”郭云:“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是也。蔚,即蒿之雄无子者,故云牡菣。舍人曰:“蔚一名牡菣。”《诗•蓼莪》云:“匪我伊蔚。”陆机云:“牡蒿也。三月始生,七月华,华似胡麻华而紫赤。八月为角,角似小豆角,锐而长。一名马新蒿。”是也。

齧,彫蓬;荐,黍蓬。(别蓬种类。)

[疏]“齧,彫蓬。荐,黍蓬”。释曰:此别蓬种类也。《说文》云:“蓬,蒿也。”草之不理者也。种类非一,故有齧、彫蓬、荐、黍蓬。《诗•召南•驺虞》云:“彼茁者蓬。”《月令》云:“藜莠蓬蒿并兴。”是也。

<艹庳>,鼠莞。(亦莞属也,纤细似龙须,可以为席。蜀中出好者。<艹庳>,方寐切。莞,音官。)

[疏]“<艹庳>,鼠莞”。释曰:莞属也。《说文》云:“莞,草,可以为席。”此<艹庳>一名鼠莞。纤细似龙须,亦可以为席。蜀中出好者。

葝,鼠尾。(可以染皂。)

[疏]“葝,鼠尾”。释曰:可以染皂草也。一名葝,一名鼠尾。《本草》有白华者,有赤花者,又一名长翘。陶注云“田野甚多,人采作滋染木兰”是也。

菥蓂,大荠。(荠叶细,俗呼之曰老荠。菥,音惜。蓂,音觅。)

[疏]“菥蓂,大荠”。释曰:菥蓂,一名大荠而叶细。《本草》又名薎菥,一名太蕺,一名马辛是也。

蒤,虎杖。(似红草而粗大,有细剌,可以染赤。蒤,音途。)

[疏]“蒤,虎杖”。释曰:蒤,一名虎杖。注云:“似红草而粗大,有细剌,可以染赤。”陶注《本草》云“田野甚多,状如大马蓼,茎班而叶圆”是也。

孟,狼尾。(似茅,今人亦以覆屋。)

[疏]“孟,狼尾”。释曰:草似茅者,一名孟,一名狼尾。今人亦以覆屋。

瓠栖,瓣。(瓠中瓣也。《诗》云:“齿如瓠栖。”瓠,户故切。瓣,方苋切。)

[疏]“瓠栖,瓣”。释曰:瓣,瓠中瓣也。一名瓠栖。人之齿美者似之。故《诗•卫风•硕人》美庄姜云“齿如瓠栖”是也。

茹藘,茅蒐。(今之蒨也。可以染绛。茹,音如。藘,力居切。)

[疏]“茹藘,茅蒐”。释曰:今染绛蒨也。一名茹藘,一名茅蒐。《诗•郑风》云:“茹藘在阪。”陆机云:“一名地血,齐人谓之牛蔓,即今之蒨草是也。”

果臝之实,栝楼。(今齐人呼之为天瓜。臝,方果切。)

[疏]“果臝之实,栝楼”。释曰:果臝之草,其实名栝楼,实即子也。故李巡云“栝楼,子名也”。郭云“今齐人谓之天瓜”。《本草》云:“栝楼,叶如瓜叶形,两两相值,蔓延,青黑色。六月华,七月实,如瓜瓣。”是也。

荼,苦菜。(《诗》曰:“谁谓荼苦。”苦菜可食。)

[疏]“荼,苦菜”。释曰:此味苦可食之菜,一名荼,一名苦菜。《本草》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案《易纬通卦验玄图》云:苦菜,生於寒秋,经冬历春乃成。《月令》孟夏“苦菜秀”是也。叶似苦苣而细,断之有白汁,花黄似菊,堪食,但苦耳。注“《诗》曰:‘谁谓荼苦。’”释曰:《邶风•谷风》篇文也。

萑,蓷。(今茺蔚也。叶似荏,方茎,白华,华生节间。又名益母,《广雅》云。萑,音隹。蓷,他回切。)

[疏]“萑,蓷”。释曰:萑,一名蓷。李巡曰“臭秽草也”,郭云“茺蔚也”,《广雅》名益母。叶似荏,方茎,白华,华生节间。《诗•王风》云:“中谷有蓷。”陆机云:旧说及魏博士济阴周元明皆云菴蔄是也。《韩诗》及《三苍说》悉云益母。故曾子见益母而感。案《本草》茺蔚,一名益母。故刘歆曰“蓷,臭秽”。臭秽,即茺蔚也。

虉,绶。(小草,有杂色,似绶。虉,音逆。)

[疏]“虉绶”。释曰:“虉者,杂色如绶文之草也。《诗•陈风》云:“邛有旨鷊。”陆机《疏》云:“鷊,五色作绶文,故曰绶草。”是也。

粢,稷。(今江东人呼粟为粢。)

[疏]“粢,稷”。释曰:《左传》曰:“粢食不凿。”粢者,稷也。《曲礼》云“稷曰明粢”是也。郭云:“今江东人呼粟为粢。”然则,粢也,稷也,粟也,正是一物。而《本草》稷米在下品,别有粟米在中品,又似二物。故先儒共疑焉。

众,秫。(谓黏粟也。众,音终。秫,音述。)

[疏]“众,秫”。释曰:众,一名秫,谓黏粟也。《说文》云“稷之黏者”也。与谷相似,米黏,北人用之酿酒。其茎稗似禾而粗大者是也。

戎叔谓之荏菽。(即胡豆也。菽,音叔。)

[疏]“戎叔谓之荏菽”。释曰:戎叔,一名荏菽。孙炎云“大豆也”。《诗•大雅•生民》云:“艺之荏菽,荏菽旆旆。”郑笺亦以为大豆。樊光、舍人、李巡、郭氏皆云今以为胡豆。郭又云《春秋》“齐侯来献戎捷”。《榖梁传》曰“戎菽也”。《管子》亦云:“北伐山戎,出冬葱及戎菽,布之天下。”今之胡豆是也。案,此戎菽皆为大豆。注《榖梁》者亦以为大豆也。郭氏等以戎、胡俱是夷名,故以戎菽为胡豆也。

卉,草。(百卉总名。)

[疏]“卉,草”。释曰:别二名也。百卉犹百草也。《诗•小雅》云“百卉具腓”是也。

萒,雀弁。(未详。)

蘥,雀麦。(即燕麦也。萒,兑转切。蘥,音药。)

[疏]“蘥,雀麦”。释曰:蘥,一名雀麦,一名燕麦。《本草》云:“生故墟野林下。苗似小麦而弱,实似穬麦而细。在处亦有之。”是也。

蘾,乌薞。萰,菟荄。蘩,菟蒵。(皆未详。)

蔩,菟瓜。(菟瓜似土瓜。蘾,户怪切。蕵,音孙。萰,音练。菟,音兔。荄,音垓。蒵,音兮。蔩,音演。)

[疏]“蔩,菟瓜”。释曰:菟瓜,一名蔩。苗及实似土瓜。土瓜者,即王瓜也。《月令》“王瓜生”是也。

茢薽,豕首。(《本草》曰彘卢,一名蟾蜍诸兰。今江东呼豨首,可以煼蚕蛹。茢,音列。薽,音其。豕,伤氏切。)

[疏]“茢薽,豕首”。释曰:茢薽,药草名,一名豕首,一名彘卢,一名蟾蜍诸兰,一名天名精,一名麦句姜,一名虾蟆蓝,一名天门精,一名王门精。《别录》一名天蔓精,南人名为地菘,味甘辛,故有姜称。状如蓝,故名虾蟆蓝。香似兰,故名蟾蜍兰。郭云“江东呼豨首。可以煼蚕蛹”者,《三苍》云“煼,熬也”。

荓,马帚。(似蓍,可以为埽蔧。荓,音并。)

[疏]“荓,马帚”。释曰:荓草似蓍者,今俗谓蓍荓。可以为埽蔧,故一名马帚。注“似蓍”。释曰:蓍,蒿属也。年千岁三百茎,可以为卜策。《白虎通》云“此天地之间寿考物也,故问之”是也。

藱,怀羊。(未详。)

茭,牛蕲。(今马蕲。叶细锐似芹,亦可食。藱,胡罪切。)

[疏]“茭,牛蕲”。释曰:似芹可食菜也,而叶细锐。一名茭,一名牛蕲,一名马蕲,子入药用。《本草》注云:生水泽中。“苗似鬼针、菾菜等”。“花青白色,子黄黑色,似防风子”。是也。

葖,芦萉。(萉宜为菔。芦菔,芜菁属。紫华,大根,俗呼雹葖。葖,他忽切。芦,音罗。萉,蒲北切。)

[疏]“葖,芦萉”。释曰:紫花菘也。俗呼温菘。似芜菁,大根,一名葖。俗呼雹葖。一名芦菔,今谓之萝卜是也。

淔,灌。(未详。)

苬,芝。(芝,一岁三华,瑞草。淔,音敕。苬,音囚。)

[疏]“苬,芝”。释曰:瑞草名也,一岁三华,一名苬,一名芝。《论衡》云:“芝生於土,士气和,故芝草生瑞命。”《礼》曰:“王者仁慈,则芝草生。”是也。

筍,竹萌。(初生者。)

[疏]“筍,竹萌”。释曰:孙炎曰:“竹初萌生谓之笋。”凡草木初生谓之萌,笋则竹之初生者,故曰:笋,竹萌也。可以为菜殽。《诗•大雅•韩奕》云:“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蔌,则菜殽也。

簜,竹。(竹别名。《仪礼》曰:“簜在建鼓之间。”谓箫管之属。簜,音荡。)

[疏]“簜,竹”。释曰:簜则竹之别名。李巡曰:“竹节相去一丈曰荡。”孙炎曰:“竹阔节者曰簜。”《禹贡》“筱簜既敷”。孔安国云:“簜,大竹。” 郭氏即云“竹别名”,无大小之异,故引《礼》经为证也。注“《仪礼》”至“之属”。释曰:“《仪礼》曰”者,《大射》礼文也。案,彼云:乐人宿县, “西阶之西,颂磬东西。其南锺,其南鑮,皆南陈。一建鼓在其南,东鼓,朔鼙在其北;一建鼓在西阶之东,南面。簜在建鼓之间”。郑注云:“簜,竹也。谓笙箫之属倚於堂。”以笙箫之属,固非大竹,故郭氏引之也。郑又云:“建犹树也。以木贯而载之,树之,跗也。”故谓之建鼓。云“谓箫管之属”者,郭用郑玄之说也。

莪,萝。(今莪蒿也。亦曰廪蒿。)

[疏]“莪,萝”。释曰:舍人云“莪一名萝”。郭云“今莪蒿也。亦曰廪蒿”。《诗•小雅》云:“菁菁者莪。”陆机云:“莪,蒿也。一名萝蒿。生泽田渐洳之处。叶似邪蒿而细,科生三月中,茎可生食,又可烝,香美,味颇似蒌蒿。”是也。

苨,菧苨。(荠苨。苨,音祢。菧,音底。)

[疏]“苨,菧苨”。释曰:苨,一名菧苨。郭云“荠苨”也。《本草》“荠苨”陶注云:“都似人参,而叶小异,根味甜。”又别本注云“根似桔梗,以无心为异者”是也。

绖履。(未详。)

莕,接余。其叶苻。(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食之。亦呼为莕。音杏。莕,音荇。绖,待节切。)

[疏]“莕,接余。其叶苻”。释曰:莕菜,一名接余,其叶名符。郭云:“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食之。亦呼为莕。”《诗•周南• 关雎》云“参差荇菜”是也。荇与莕同。陆机《疏》云:“接余,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馀,浮在水上,根在水底,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白,鬻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

白华,野菅。(菅,茅属。《诗》曰:“白华菅兮。”菅,音奸。)

[疏]“白华,野菅”。释曰:舍人云:“白华,一名野菅。”陆机云:“菅,似茅而滑泽。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忍宜为索,沤乃尤善矣。”郭云:“菅,茅属。”此白华亦是茅之类也。沤之柔忍,异其名谓之为菅。因谓在野未沤者为野菅耳。《诗•小雅》云“白华菅兮”是也。

薜,白蕲。(即上“山蕲”。)菲,芴。(即土瓜也。菲,音匪。芴,音物。)

[疏]“菲,芴”。释曰:一名芴。郭云:“即土瓜也。”孙炎曰:“葍类也。”《诗•谷风》云:“采葑采菲。”陆机云:“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三月中蒸鬻为茹,滑美可作羹。幽州人谓之芴,《尔雅》又谓之蒠菜。今河内人谓之宿菜。”案,今《尔雅》菲、芴与蒠菜异,郭注似是别草。如陆之言,又是一物。某氏注《尔雅》,二处皆引《谷风》诗,即菲也,芴也。蒠菜也,土瓜也,宿菜也,五者一物也。其状似葍而非葍,故云“葍类也”。

葍,<艹富>。(大叶,白华,根如指,正白,可啖。葍,音福。<艹富>,音富)

[疏]“葍,<艹富>”。释曰:葍,一名<艹富>。郭云:“大叶,白华,根如指,正白,可啖。”《诗•小雅》云:“我行其野,言采其葍。”陆机云:“幽州人谓之燕<艹富>。其根正白,可著热灰中温啖之,饥荒之岁可烝以御饥也。”

荧,委萎。(药草也。叶似竹,大者如箭竿,有节,叶狭而长,表白里青,根大如指,长一二尺,可啖。萎,音威。)

[疏]“荧,委萎”。释曰:药草也。一名荧,一名委萎。《本草》女萎,萎蕤,一名荧是也。叶似竹,大者如箭竿,有节,叶狭而长,表白里青,根如指,长一二尺,可啖。

葋,艼荧。(未详。)

竹,萹蓄。(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葋,音劬。艼,他丁切。荧,音迥。萹,匹善切。)

[疏]“竹,萹蓄”。释曰:李巡曰:“一物二名也。”孙炎曰:某氏引《诗•卫风》云“绿竹猗猗”。郭云:“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案,陶隐居《本草》注云:“处处有,布地而生,节间白,叶华细绿,人谓之萹竹。煮汁与小儿饮,疗蛔虫”是也。

葴,寒浆。(今酸枣草。江东呼曰苦葴。音针。)

[疏]“葴,寒浆”。释曰:葴,一名寒浆。郭云:“今酸浆草。江东呼曰苦葴。”案,《本草》:酸浆,一名醋浆。陶注云:处处人家多有,“叶亦可食。子作房,房中有子如梅李大,皆黄赤色”。

薢茩,芵茪。(芵明也。叶黄锐,赤华,实如山茱萸。或曰<艹陵>也。关西谓之薢茩。薢,音皆。茩,音狗。芵,音决。茪,音光。)

[疏]“薢茩,芵茪”。释曰:药草芵明也。一名芵茪,一名决明。郭云:“叶黄锐,赤华,实如山茱萸。”陶注《本草》云:“叶如茳豆。子形似马蹄,呼为马蹄决明。”《广雅》谓之羊踯躅也。注“或曰<艹陵>也”至“薢茩”。释曰:知者案:《说文》云:<艹陵>,楚曰芰,秦曰薢茩。是也。

莁荑,蔱蘠。(一名白蕢。莁,音巫。荑,音夷。蔱,音杀。蔱,音墙。)

[疏]“莁荑,蔱蘠”。释曰:莁荑,一名蔱蘠。郭云:“一名白蕢。”此草也。案《本草》芜荑,一名无姑,一名<艹殿><艹塘>。唐本注云:《尔雅》芜荑,一名蔱蘠。今作<艹殿><艹塘>,字之误也。而在本部,疑非是。或者与草同气乎?<艹殿>,音殿。<艹塘>,音唐。

瓞,瓝。其绍瓞。(俗呼瓝瓜为瓞。绍者,瓜蔓绪,亦著子,但小如瓝。瓞,大结切。瓝,步角切。)

[疏]“瓞,瓝。其绍瓞”。释曰:瓞,一名瓝,小瓜也。绍,继也。瓜之蔓绍绪先岁之瓜,必小,亦名瓞。故云“其绍瓞”。《诗•大雅》云:“绵绵瓜瓞。”舍人云:瓞名瓝,小瓜也。绍,继,谓瓞子。汉中小瓜曰瓞。孙炎曰:瓞,小瓜,子如瓝,其本子小,绍先岁之瓜曰瓞。然则,瓜之族类本有二种:大者曰瓜,小者曰瓞。此则其种别也。而瓜蔓近本之瓜,必小於先岁之大瓜,以其小如瓝,故谓之瓞。瓞是瓝之别名。故郭云:“俗呼瓝为瓞。绍者,瓜蔓绪,亦著子,但小如瓝。”

芍,凫茈。(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芍,户了切。)

[疏]“芍,凫茈”。释曰:芍,一名凫茈。郭云:“生下田中,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今俗瀹而鬻之者是也。

蘱,薡蕫。(似蒲而细。蘱,音类。薡,音鼎。蕫,音董。)

[疏]“蘱,薡蕫”。释曰:蘱,一名薡蕫。状似蒲而细,可为屩,亦可绹以为索。

蕛,苵。(蕛似稗,布地生,秽草。蕛,音帝。苵,大结切。)

[疏]“蕛,苵”。释曰:蕛,一名苵,似稗之秽草也,布生於地。《庄子》曰“道在蕛稗”,是亦有米,细小。《庄子》又曰“若蕛米之在太仓”是也。

钩,芺。(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台似蓟。初生可食。)

[疏]“钩,芺”。释曰:蓟类也。一名钩,一名芺。郭云:“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台似蓟。初生可食。”《说文》云“味苦,江南食以下气”是也。

,鸿薈。(即菜也。薈,音会。)

[疏]“,鸿薈”。释曰:,叶似韭之菜也。一名鸿薈。《本草》谓之菜芝是也。

苏,桂荏。(苏,桂类。故名桂荏。)

[疏]“苏,桂荏”。释曰:苏,荏类之草也。以其味辛似荏,故一名桂荏。陶注《本草》云:“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其无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苏。”生池泽中者,名水苏,一名鸡苏。皆荏类也。

蔷,虞蓼。(虞蓼,泽蓼。蓼,音了。)

[疏]“蔷,虞蓼”。释曰:蔷,一名虞蓼,即蓼之生水泽者也。《周颂•良耜》云:“以薅荼蓼。”毛传云“蓼,水草”是也。

蓧,蓨。(未详。)

虋,赤苗。(今之赤粱粟。)芑,白苗。(今之白粱粟,皆好谷。)秬,黑黍。(《诗》曰:“维秬维秠。”)秠,一稃二米。(此亦黑黍,但中米异耳。汉和帝时任城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是。蓧,他凋切。蓨,音惕。虋,音门。芑,音起。秠,孚鄙切。桴,音敷。)

[疏]“虋赤”至“二米”。释曰:案《诗大雅生民》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故此释之也。虋与穈音义同。虋即嘉谷赤苗者。郭云:“今之赤梁粟。” 芑,即嘉谷白苗者。郭云:“今之白粱粟,皆好谷”也。李巡曰:“黑黍一名秬黍。”秬,即黑黍之大名也。秠,是黑黍之中一稃有二米者,别名之为秠。若然,秬、秠皆黑黍矣。而《春官•鬯人》注云:酿秬为酒,秬如黑黍,一秠二米。言如者,以黑黍一米者多,秬为正称,二米则秬中之异,故言如,以明秬有二等也。秬有二等,则一米亦可为酒,《鬯人》之注必言二米者,以宗庙之祭唯裸为重,二米嘉异之物,鬯酒宜当用之,故以二米解鬯。其实,秬是大名,故云:“酿秬为酒”。此云“秠,一桴二米”。《鬯人》注曰“一秠二米”。文不同者,《郑志》答张逸云:秠即皮,其稃亦皮也。《尔雅》重言以晓人。然则,秠、稃古今语之异,故郑引此文得以稃为秠也。汉和帝时任城县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是也。

稌,稻。(今沛国呼稌。稌,音杜。)

[疏]“稌,稻”。释曰:别二名也。郭云:“今沛国呼稌。”《诗•周颂》云:“丰年多黍多稌。”《礼记•内则》云“牛宜稌”。《豳风•七月》云“十月獲稻”,是一物也。案《说文》云:“沛国谓稻为糯。”“秔,稻属”也。《字林》云:“糯,黏稻也。”秔,糯不黏者。《本草》以粳米、稻米为二物。秔与粳古今字。然秔、糯甚相类,黏不黏为异耳。依《说文》稌、稻,即糯也。江东呼稬,乃乱切。

葍,藑茅。(葍,华有赤者为藑。藑,葍一种耳。亦犹菱苕,华黄白异名。藑,音琼。)

[疏]“蒚,藑茅”。释曰:葍与藑茅一草也。华白者即名葍,华赤者别名藑茅。故郭云:“亦犹菱苕,华黄白异名”也。

台,夫须。(郑笺《诗》云:台可以为御雨笠。夫,音扶。)

[疏]“台,夫须”。释曰:舍人云:“台,一名夫须。”《诗•小雅》云:“南山有台。”陆机云:“旧说,夫须,莎草也,可以为蓑笠。《都人士》云‘台笠缁撮’是也。”注“郑笺”至“雨笠”。案笺者,传注之别名也。以《诗》先有毛公作传,郑玄释其未备者。《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笺也。《都人士》笺云:“都人之士以台皮为笠。”此引其意,非全文也。

藆藅。(未详。)

莔,贝母。(根如小贝,圆而白华,叶似韭。藆,音蹇。藅,音伐。莔,音萌。)

[疏]“莔,贝母”。释曰:药草贝母,一名莔。郭云:“根如小贝,员而白华,叶似韭。”《诗•鄘风•载驰》云:“陟彼阿丘,言采其虻。”陆机云: “虻,今药草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著,有分解也。”《本草》一名空草。陶注云:出近道,“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是也。

荍,蚍衃。(今荆葵也。似葵,紫色。谢氏云:‘小草,多华少叶,叶又翘起。”荍,音翘。蚍,音毗。衃,音浮。)

[疏]“荍,蚍衃”。释曰:舍人云:“荍,一名蚍衃”。郭云:“今荆葵也。似葵,紫色。谢氏云:‘小草,多华少叶,叶又翘起。’”《诗•陈风》云:“视尔如荍。”毛传云:“芘芣也。”陆机云:芘芣,“一名荆葵,似芜菁,华紫绿色。可食,微苦”。是也。

艾,冰台。(今艾蒿。)

[疏]“艾,冰台”。释曰:艾,一名冰台,即今艾蒿也。《诗•王风》“彼采艾兮”是也。

蕇,亭历。(实、叶皆似芥,一名狗荠,《广雅》云。蕇,音典。)

[疏]“蕇,亭历”。释曰:蕇,一名亭历。郭云:“实、叶皆似芥。”《广雅》又名狗荠。《本草》一名丁历,一名太室,一名大適。陶注云:“今近道亦有。母则公荠,子细黄,至苦。”是也。

苻,鬼目。(今江东有鬼目草,茎似葛,叶员而毛,子如耳珰也。赤色丛生。)

[疏]“苻,鬼目”。释曰:苻,一名鬼目。郭云:“今江东有鬼目草,茎似葛,叶员而毛,子如耳?也。赤色丛生。”

薜,庾草。(未详。)

蔜,<艹缕>。(今蘩<艹缕>也。或曰鸡肠草。蔜,五高切。,音嫂。<艹缕>,音缕。)

[疏]“蔜,<艹缕>”。释曰:蔜,一名<艹缕>,一名蘩<艹缕>,一名鸡肠草。《本草》云:蘩蒌味辛。陶注:此菜人以作羹。唐本注云:“此即鸡肠草也。多生下湿坑渠之侧。”人家园庭亦有此草是也。

离南,活莌。(草生江南,高丈许,大叶,茎中有瓤,正白,零陵人祖日贯之为树。莌,音夺。)

[疏]“离南,活莌”。释曰:离南,草也。一名活莌。《山海经》又名冠脱。生江南,高丈许,大叶似荷叶而肥,茎中有瓤,正白者是也。注“零陵人祖日贯之为树”。释曰:祖,且也。贯,事也。言零陵郡人且日事之,使科大若树然也。郭又注《山海经》云:零桂人人且日贯之以为树,然所未详。

茏,天蘥。须,葑苁。(未详。)

蒡,隐荵。(似苏有毛,今江东呼为隐荵。藏以为菹,亦可瀹食。龙,音聋。葑,方孔切。苁,音总。蒡,音旁。)

[疏]“蒡,隐荵”。释曰:蒡,苏类菜也,一名隐荵。郭云:“似苏有毛,今江东呼为隐荵。藏以为菹,亦可瀹食”者。瀹,煮也。

莤,蔓于。(草生水中,一名轩于,江东呼茜。音犹。)

[疏]“莤,蔓于”。释曰:莤,水草也,一名蔓于。郭云:“一名轩于,江东呼莤。”

蓾,蔖。(作履苴草。蓾,音鲁。蔖,才古切。)

[疏]“蓾,蔖”。注“作履苴草”。释曰:蓾,《说文》云:“蓾,草也。可以束。”一名蔖,即蒯类也。中作履底。《字苑》云“苴履底”。故云“作履苴草”也。

柱夫,摇车。(蔓生,细叶,紫华,可食。今俗呼曰“翘摇车”。柱,音主。夫,音扶。)

[疏]“柱夫,摇车”。释曰:柱夫,可食之草也。一名摇车,俗呼翘摇车。蔓生,紫华,华翘起摇动,因名云。

出隧,蘧蔬。(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音毡氍<叟毛>。隧,音遂。蘧,巨俱切。蔬,山俱切。)

[疏]“出隧,蘧蔬”。释曰:菌类也,一名出隧,一名蘧蔬。《广雅》云:“朝生,形如鬼盖。”郭云“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音毡氍<叟毛>”者,《说文》云:“菰,蒋也。”张揖云:“氍<叟毛>,毛席。”取其音同。

蕲茞,蘪芜。(香草,叶小如萎状。《淮南子》云“似蛇床”。《山海经》云“臭如蘪芜”。茞,昌改切。)

[疏]“蕲茞,蘪芜”。释曰:芎<艹夯>苗也。一名蕲茞,一名蘪芜。《本草》一名薇芜,一名汀离。陶注云:“似蛇床而香。”郭云“香草,叶小如萎状”者,言如萎蔫之状也。注“《淮南子》”至“蘪芜”。释曰:《淮南子》云“似蛇床”音,案《淮南•子泥论》篇云:“夫物之相类者,世人之所乱惑也。嫌疑肖像者,众人所眩耀也。故很者类知而非知也,愚者类君子而非君子也,赣者类勇而非勇也。使人相去也,若玉之与石也,葵之与苋也,则论人易矣。夫乱人者,若芎<艹夯>之与藁本,蛇床之与蘪芜者。”许慎云此四者,药草臭味之相似,其治病则不同力是也。云“《山海经》曰‘臭如蘪芜’” 者,案《西山经》浮山有草曰训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蘪芜”,可以止疠。又天帝山有草,“其状如葵,其臭如蘪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是也。臭,香也。言其香气如蘪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