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散文诗中的有趣意境。

2.学习句式:xx躲到xx里,初步学习仿编。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诗内容,学习句式xx躲到xx里。

活动难点:

感受颜色对应的关系,能够根据句式进行仿编。

前期经验:

1. 事先有丰富的玩捉迷藏经验,了解捉迷藏的游戏规则。

2. 对各种颜色相对应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如知道红色的东西有哪些,为仿编作准备.

活动准备:

1.散文诗《捉迷藏》的格式图——图谱式展示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散文诗的结构,理解内容。

2.散文诗中内容的图片(黑夜、手帕、太阳、黄色、蓝色、绿色、红色、白色、泥土、大海、树林、花丛、云朵)——活动的小图片便于操作和移动,根据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散文诗的内容。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引出课题

——幼儿围坐成半圆形。让幼儿能看到大屏幕,方便后面活动观看PPT及贴在黑板上的格示图,理解散文诗内容。

1.幼儿玩游戏《捉迷藏》

师: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玩捉迷藏了,今天我和你们一起玩这个游戏好吗?等游戏开始的时候你们可以找个又安全又隐蔽的地方躲起来,等老师来找到你们哦!

师:现在我用长长的手帕把眼睛蒙起来了,开始数数了噢,1、2、3、4、5,我要开始找了……教师开始寻找幼儿,小结:哇,一下子都被我找到了。

——捉迷藏是幼儿经常玩的游戏,幼儿十分感兴趣,把游戏和散文诗结合在一起,在活动最后也以游戏结束,首尾呼应。

2.小结游戏的要点

——教师在游戏中注意观察没有被找到的小朋友,请他说一说他是怎么躲的。

师:刚才有个小朋友没有被老师找到,请你说说你是怎么躲的才没有被老师发现。噢,原来你在躲起来的时候是静悄悄地,没有声音,所以才没有被我发现。

——通过这个游戏让孩子知道玩捉迷藏的时候应该是静悄悄地。

3.引出散文诗《捉迷藏》

师:今天太阳也想来玩捉迷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么玩捉迷藏的。

——通过前面2的环节让孩子们从游戏中收回来。给予孩子静下来的时间,能够仔细倾听、欣赏后面的散文诗。

二、欣赏并理解散文诗《捉迷藏》

1. 幼儿第一遍完整欣赏,提问理解散文诗内容

教师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在念好题目时应停顿一小会,把题目和内容区分开。在全部内容念完后应等待几秒钟再进行第一个提问,让幼儿对散文诗有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

提问:

(1)谁知道散文诗的题目是什么?

(2)那太阳和谁在捉迷藏呢?——颜色—追问:有哪些颜色?(有些能力强的幼儿也许一个人都能回答出,可以多请几个幼儿来回答,再小结答案:原来你们都听出来了,太阳和黄色、蓝色、绿色、红色还有白色在一起玩捉迷藏。)

——第一遍的欣赏理解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太阳在和哪些颜色玩捉迷藏,对散文诗颜色内容的重点理解。

(3)这些颜色它们分别躲在哪里呢?幼儿自由回答后,师:原来太阳和很多颜色一起捉迷藏,这些颜色有的躲到了红玫瑰里,有的躲到了泥土里,那究竟什么颜色躲到了哪里呢,让我们再仔细来听听吧

2.结合图片播放,第二遍完整欣赏

过渡句:这下大家都听仔细了吧,这些颜色都躲到了哪里呀?

(1)学用句式:xx躲到xx里来表述。

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正确的答案添加到格示图中(边贴边用文中的句式进行表述,后几次可以引导幼儿一起说)

捉迷藏

----用-----将-----蒙起来了,趁它还在数着:一二三四五,颜色们赶快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起来。

-----躲到----里,-----躲到----里,-----躲到----里,

-----躲到----里,-----躲到----里。

大家都躲好了啦,黑夜将手帕解开,大阳睁开眼睛,哇!一下子全都找到啦!

——这个环节主要帮助孩子重点理解颜色与事物一一对应的关系。

提问:为什么绿色要躲在树林里?

小结:因为树林是绿色的,它们的颜色一样,绿色不容易被发现,树林能保护它。

教师根据活动的实际情况,提问2~3个。

——这里的提问很重要,重点帮助孩子理解保护色的关系,进一步理解颜色的对应性,知道只有躲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地方去才不会被发现,为后面幼儿游戏的环节打下铺垫,也是整首散文诗难点突破的地方。

(2)根据格示图朗诵中间部分一遍。

——理解内容后帮助孩子理顺顺序。

3.第三遍完整欣赏,理解开头和结尾

过渡句:原来这些颜色都躲到和它相同颜色的各个地方了,这下太阳还找得到吗?——自然地开始第三遍朗诵,可以提示孩子一起说,也可以不说。

(1)提问:是谁将太阳的眼睛蒙起来。——第二问,黑夜用什么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的?教师完整的小结:原来是黑夜用长长的手帕将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

这里的提问分成两次,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最后教师用完整的语句带领幼儿一起说。

(2)师:过渡句:太阳已经蒙上了眼睛,颜色们赶紧找地方躲起来,那颜色们是怎么躲起来的?哦,静悄悄地。什么是静悄悄地?静悄悄就是不发出一点儿声音。(现在我们也都不发出一点声音,让这里变得静悄悄的——老师可以用动作示意孩子不发出声音,同时也引导孩子用神态表现出静悄悄的状态)——对词语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意识上,更停留在行动上,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文本中的意境,从而更好地进行下一个环节仿编时的游戏。)

——提问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静悄悄,对后面的游戏环节起铺垫作用。

(3)过渡句:颜色们静悄悄的躲起来以后,太阳找到它们了吗?最后又是怎么找到的呢?——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最后一段。

4.师幼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

过渡句:你们觉得这首散文诗怎么样?(很好听,很有趣,很好玩,很优美等等)——让孩子表达自己对散文诗的感受,以便更好地进行有感情的朗诵和朗读)

那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吧,要带上你的感情哦,把刚才小朋友说的优美的、有趣的感觉念出来哦!特别是颜色躲起来这一段我们可以怎么念?(轻轻的)太阳找到颜色以后呢(很开心)

提示幼儿带着感情朗诵,如捉迷藏时的静悄悄,找到时的兴奋。

——这一遍朗诵是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带着感情去朗诵散文诗,是对整个活动的一个提升,孩子对散文诗有完整的欣赏和感受。

三、尝试仿编

1.师:太阳和颜色们玩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也再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现在的玩法要跟我们刚开始玩得时候不一样了,金老师发现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一个颜色宝宝,你发现了吗? ——顺利过渡到游戏,同时交代不同的要求,为仿编作准备

师:(教师可以用动作提示孩子观察自己的衣服)你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哦,你就是红色宝宝)——根据孩子的回答,让孩子先明确自己是什么颜色的宝宝,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进行仿编

师:如果你是红颜色,你会躲到哪里去呢?除了躲到红玫瑰里,红色还能躲到哪里去不被发现啊?——此处根据孩子的回答,扩散孩子的仿编内容。每一次仿编成功后要将仿编内容完整表述。

2.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醒幼儿用散文诗里的句式进行仿编:红色躲到XXX里。

3.请2~3个孩子进行仿编,教师记录。

——这个仿编的环节是对散文诗学习理解的一个提升,通过仿编让孩子更加清楚明确颜色的对应性,知道要找相同颜色躲藏,理解隐蔽性。

四、游戏提升,首尾呼应。

1.幼儿一起玩颜色捉迷藏的游戏

师:过渡句:刚才我们的颜色宝宝说了很多可以躲的地方,现在我们就要真的去躲了,你们看,我们可以躲到哪里啊?(花丛、白云、草地,)

师:对,等一会你们躲的时候先想一想你是什么颜色,你应该躲到那里去。想好了再去躲。

2.开始游戏

师:我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了,开始数数了:1、2、3、4、5,儿躲藏。师一组一组寻找,找到一组后提问:你们是什么颜色宝宝,躲到哪里?找到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寻找其他幼儿,大家一起说一说你是什么颜色,你躲到了哪里?

——最后的游戏与开头首尾呼应,并且把散文诗进行一个提升,反应出幼儿对散文诗的理解是否到位。

动延伸:

.师:外面还有很多颜色,让我们一起去外面找一找,玩一玩吧。把外面的颜色也编到我们的诗歌里好吗?

——延续幼儿的一个兴趣,将探索的欲望留在活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