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待下属、员工或房客应以什么态度才是正确?

有缘才会相会,能够共聚在一个屋檐下一起工作都是难得的缘分,所以应该对这些有缘人都能够给予关心、给予爱护。对于小孩也应该教导他,让孩子从小的心灵都能对一切长者恭敬。

待下属:汉朝读书人刘宽穿朝服正要上早朝,结果仆人的热茶倒在他身上,刘宽第一个反应是仆人的手有没有烫到?一个人有这样的德行,相信他的家庭会非常和乐,非常效法他的德行,而他又是朝中的大官,也会影响整个朝廷,影响整个民心。“虽贵端,慈而宽”,这个“贵”不是有地位而已,因为这个地位它的背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实质,就是本分。愈有这个地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愈重,更应该要战战兢兢,时时去体会到下属、体会到人民的需要,才不会辜负这个地位,而当时时这样存心,才能真正契入富贵的真义。

待仆人:人敬者贵,当所有的人都从心里尊敬你才是真正的贵人。很多到我们家庭来的这些仆人,他们都是家境比较困苦、比较有困难,我们除给予爱护之外,还应该好好的教育他,赶快把圣贤经典教给他,因为他往后还要为人父、为人母。当他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后他的人生一定会转变,他往后的家庭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待房客:房客是建立在钱的关系,同住一个屋檐下,见面要有三分情才好,所以也要珍惜这个缘分。如:刚好有好吃的、好穿的就主动送一份去,相信他也会觉得很温馨。毕竟他们都是离乡背井的多,当我们肯伸出这样的关怀,就可以落实圣贤教导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你有这样雅量,往后你走到各地,相信也会有很多的人把你当兄弟,把你当家人一样的看待。

2、以理服人与以势服人的区别是什么?

以理服人与以势服人的区别是:“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以势服人:假如是用权势、用地位去压别人,他的心不会很服气,虽然表面上还是毕恭毕敬,可能鞠完躬离开了他的视线以后就可能变一个脸,可能就开始数落、骂都有可能。假如给予别人的一种尊重是这么表面,那应该好好反省反省,因为这样的尊重是很虚华的、是很浮面的,人生要追求比较实在、比较真实的人生。

如:小朋友记忆中妈妈打他都忘记了,但是爸爸打他每次都记得很清楚。同样是处罚,为什么差这么多?因为妈妈打他动机是爱护他、是管教他,所以打完之后他心里明白自己错了,反而会去改正;但是爸爸打他出发点不见得是要教育他,可能脾气一来就打他一顿,他的心里很不服气,所以每次都记得很清楚,所以要“理服人,方无言”。

以理服人:领导者要有一定的规矩,不能喜欢这个人就大大的用他,不喜欢这个人,纵使他有能力也把他打压下去,这样势服人无法赢得人心的支持。应该遵循着道理,理服人,方无言,要用平等,才能让人心平和;要用关怀、要用爱敬,才能让整个团体气氛愈来愈祥和、愈来愈和善。

如: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只要用权势、用武力把天下打下来的,那个朝代的时间都不长;而以道德、以孝悌来教化人民,来以身作则的朝代,它的历史都会比较悠久,而且对于后世的影响都甚深。中国最长的朝代是周朝,周朝就是以德治天下,所以理服人。用武力打下的天下,秦国的朝代只有几十年就就被推翻掉了。所以从历史当中可以学到、借镜,要让家庭、让企业长治久安,绝对要用道德,绝对要用理智,才能够赢得人心。历史能让我们鉴往知来,不要人生又重蹈古人的覆辙,这样才不会辜负老祖宗留下的《二十五史》给我们人生的帮助。

3、《弟子规》整本教诲是以什么字贯穿?如何理解?

《弟子规》整本教诲是以礼贯穿,对父母恭敬就是“入则孝”,也是礼;“出则弟”,兄弟友爱、尊敬长辈,也是礼。“谨”的部分,对于物品要爱惜,要物有定位;对于食物不可以糟蹋,“对饮食,勿拣择”,这是用礼貌的态度对待食物。“凡出言,信为先”,也是在言语当中对人要有礼貌,说出去的话不可以做不到,不然就非常失信、非常失礼。在《乐经》里面有提到“礼者天地之序也”,所以礼貌的“礼”也跟道理是相通的。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就是人与人当中非常自然的规律,我们不能踰越了这个规律,不然就会发生磨擦冲突,“泛爱众”也是礼貌的态度。“泛爱众”现在的名词叫人际关系学,如何把人际关系处好,就是落实《弟子规.泛爱众》的教诲。其实要能爱护众人,也必然是从孝悌的基础开始扎根,一定是从家庭开始学习对人的关怀,对人的付出。孔夫子在《论语》提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所有人际关系的能力必然都是从家庭出发,一个人人格的建立关键还在家庭之中。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很谨慎,因为家庭的教育是天天都在潜移默化。把人与人的关系整理成一个“让”字,一个礼让的让,“让则有余,争则不足”,所以人与人相处要能够礼让,礼让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当遇到一位很有礼貌的朋友,你的感受很舒服、很欢喜,所以这个礼是人与人之间很优美的距离。纵使再亲的人,或者是夫妻、是父子,也应该以礼相待,不能因为太亲了,都不尊重他。如:一进门连门都不敲就进去了,一次、二次他可以接受,次数久了可能他的怨气就上来,所以再亲的人也要尊敬,也要以礼相待,保持这个优美的距离。当孩子,当一个人从小懂得以礼相待,他就会成为一个懂分寸的人,成为一个有分寸的人,所以学礼重要。

4、中国最重要的两股精神是什么?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中国最重要的两股精神是孝道跟师道,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所谓“夫孝,德之本也”,道德的根本在孝,会孝顺父母的人,他一定希望成就自己,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所以他对师长一定也会非常恭敬。

两者的关系是:亲师合作,父母跟老师密切配合,就能够把孩子教得很好。

5、为什么李炳南老师要求净空老教授学习要遵守三个条件?

第一条只能听老师一个人讲;因为还没有契入真实学问,很可能会在枝末当中打转,接触的愈多,到最后会摸不着头绪,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听三个老师三岔路,听四个老师十字街头。“教之道,贵以专”,教跟学是一件事,所以学之道也要贵以专才行。

第二条所有要看的书、要接触的东西,都要老师同意才能看;这是对学生的爱护,可以让学生的心专注、不杂乱。因为专注才有定,定才能开智慧。

第三条以前所学的一概不承认。所谓半瓶醋会响叮当,半吊子是最难学习。所以老师要求全部放下,把心中的东西倒空,用一个虚心谦卑的态度来受教,这样才能学得好,所以这三个条件是很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