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顺势利导:面对今天的问题,你还想做什么实验?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学生情绪高涨,纷纷提出自己想做的实验:“老师,我想研究鸡蛋和臭蛋有什么不同”?“老师,我想研究同体积的鸡蛋和臭蛋的蛋清和蛋黄到底相差多少重”?“老师,我想用自己的纸船,研究它在清水和盐水中的载重量相差多少?”……

这时的实验是学生思维的延续,是学生自己要做的,而且和下一教学环节的思维是连续的。这时学生想做的实验,不是简单的验证实验,而是想研究透过一些简单的现象,探究具有本质性的问题了。这时,我们教师就要运用学情、顺着学情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创新实验。

二、创新实验——顺“学”而导

在课堂上,教师要时时刻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态度、机智的答问、主动的问难、新颖的思路等。对于这样的“学情”,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实现“还学于生”的目的。

在指导学生探究实验时,教师所做的是为学生做好引路人,不要太多地干预学生设计实验,更不能让学生按图索骥。为了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设计探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思考、发现和创新。

四年级《声音是怎样产生》一课,教材中安排了用小鼓、橡皮筋、钢尺来研究物体的发声,也能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体验。但内容比较单一,而且由尺子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实验难度较大,而且学生的操作也不规范(学生往往以为尺子碰撞桌面就是尺子的振动)。在教学中,我刚好碰上学校这几天要进行各年级器乐比赛,而且乐器都放在音乐教室这一课程资源,把学生带进音乐教室上课。按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分成三个大组进行。在“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这一实验时,学生用自己的实验得到很好的证明:弦乐组和打击乐组的振动明显,可以用肉眼看出;管乐组的振动不能用肉眼看到的,但可以用手等感觉出来。在“研究声音的高低和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一实验时,弦乐组得出:比如小提琴、古筝、琵琶等弦乐器,拔动弦时,弦粗声音低,弦细声音高;而且用同样的力度拔弦,粗弦振动慢,细弦振动快(肉眼可以看出);同一根弦,调紧一些,振动快了,声音高了;调松一些,振动慢了,声音低了。打击乐组得出:比如用不同的力度敲锣,用手指按一定距离接近锣面:力度大,声音大,锣面振动时几乎碰到手指;力度小,声音小,锣面振动时碰不到手指。管乐组得出:比如竹笛越长,声音越低;竹笛越短,声音越高等有价值的结论。成功地突破了“振动频率决定声音的高低,振动幅度决定声音的大小”这一教学难点。本课的最后环节是,给学生人人一块小木板,7根橡皮筋制作乐器,并进行演奏活动。这样的探究实验活动,以学生的认识探究活动为本位,使学生的探究与创新合二为一。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