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批评孩子时,即使自己说得非常正确,也常会遇到孩子的顶撞与对抗,很多家长对此难以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误后,他或多或少都可以为自己找点“正确”的理由,加上犯了过错后,他的防犯心理特别强,就像一座防犯坚固的堡垒。家长如果不好好地寻找突破这个堡垒的薄弱点,孩子当然听不进你的正确批评。

批评孩子时,效果如何,并不单纯地决定了家长讲得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家长是否找准了“切入口”。切入口找准了,犹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那么,切入口应选在哪里呢?我认为:应选在孩子最容易明白自己错了的那一点上!这一点不在孩子过错的大小上,而在孩子能不能立即“明白”自己错了。只有让孩子自己明白了错处,他才能减少戒心,消除抵触情绪,静下心来听你的话,并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时,家长才能循序渐进,做下一步的工作,才能不断扩大战果,达到预期的效果。要不然,你拿着批评这把“利剑”,横冲直撞,乱劈乱砍,不是砍在孩子的牛角尖上,使他与你产生对立,就是砍在牛尾上,不得要领。

如因一个孩子的过错而引起纠纷,另外一个就动手打人这样的事,如果你一开口就批评打人怎样不对,孩子就很可能气鼓鼓的,听不进你的批评,而如果先讲他有事为什么不和大人说,他就很容易明白自己的错误,就会静下心来听你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