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门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患儿,胰岛素注射部位出现了凹陷或硬结,这是胰岛素治疗的另一种并发症-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这种并发症的发生与胰岛素制剂中含有杂质有关。当停止在该部位注射胰岛素后,凹陷或硬结可缓慢自行消失。

    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发生萎缩后,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因此应积极加以预防和处理。其处理方法包括:勤更换注射部位,更换高纯度的胰岛素及进行局部理疗等。

    实践证明,勤更换注射部位是预防这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胰岛素须进行皮下注射,人体以下部位是注射胰岛素的最佳部位:前臂外侧、三角肌处、大腿前部及外侧、腹部及臀部。在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药物吸收快慢也有所不同。其中,以腹部吸收最快,其次是臂部,然后是大腿和臀部。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可采用多个部位轮换使用。如在同一部位注射时,两个针眼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厘米,而且,短时间内不应在同一注射点进行多次注射,以防止局部皮下组织吸收能力降低,胰岛素不能完全吸收而影响疗效。

    具体注射方法如下:选择好注射部位,用碘酒消毒后再用酒精消毒。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皮肤夹住轻轻提起,用抽好胰岛素的注射器注射时针尖与皮肤间应成90度的角度;消瘦的小儿针尖与皮肤间也可成45度角注入。注入后应试抽一下有无回血,确认无回血时方可将胰岛素注入,最后,用消毒棉球压迫注射处,快速拔出针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纯度胰岛素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加上合理更换胰岛素注射部位,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这一并发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胰岛素的治疗也将伴随糖尿病患儿的终生。因此,家长和患儿应很好掌握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和原则,合理选择和更换注射部位,以保障患儿胰岛素治疗的顺利进行。

热点推荐

最新更新

简单版 触屏版 电脑版
小精灵手机版 060s.com
京ICP备05009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