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不单单是尽责而已。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做到最好。关键是如何才做得到!父母意识、修养、能力到位了,角色责任转化到养育实操,愉悦互动,润物无声,体现到孩子的转变与提升上,主观愿望才真正获得理想效果。最恐怖的是家长不理解现实语境下的对象(孩子),凭主观去施教,不管是专制型,还是拔苗助长型,看起来责任心超强,都不会有好效果。

大家望子成龙 ,“龙”的特质要弄清楚,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养孩子也是这样。

通常都讲家长要搞明白孩子的兴趣点,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弄清楚孩子的优势智能,孩子喜欢并且擅长的是什么。应该立足于孩子一生作为“人”的成长与快乐,把这个当成基本定位,而不仅仅为了迎合阶段性竞争获得优胜。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可以给家长们提供很好的“技术”引领。时间把握上,敏感期理论也是帮助家长认知并建构孩子能力的好系统。我们现在家长的状况是,凭对孩子的感觉,让孩子从众性跟随环境中流行或推销的某种新花样,孩子折腾一段之后不敢兴趣,或者勉强按照家长的意志坚持着,到头来却没有适合孩子本身的用处,实际上浪费财力精力。由此延伸,认知,情感,习惯,人格等方面的养成教育方法,依然是找准定位,扬长补短,方能事半功倍。

孩子入学(入园)后统一化训练模式与孩子特质存在落差,家长如何调适和应对的“技术”。

学校的应试教育中科目设置、作息时间、检测手段、管理模式都是整齐划一的,不管你的个体差异如何,概莫能外,孩子置身其中,肯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一般来讲,学校和老师在孩子面前都属强势,不服从整体安排不行。那么,家长怎么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身这些落差,如何去弥补,怎样坚持孩子的优势智能定位(包括时间安排、场境选择、学习策略。。。。),扬长之外需要补短的相关学科及难易程度,等等,很考验家长疏导、平衡的智慧。不然的话,完全屈从制式教育,就消灭了孩子的学习个性;完全不管不顾学校那一套,孩子用不了多久就会边缘化。时量、程度的拿捏,家长才有这个理性去掌握分寸。记住,这个过程切忌包办代替,一切都要在跟孩子充分沟通的前提下进行。

及时感知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对孩子心理人格、价值判断所产生的影响。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社会影响无处不在。当孩子用探求的目光去看周围世界时,红橙黄绿青蓝紫如何做出正确判断,怎样引导孩子理解消化、合理扬弃,需要家长有更广博的视野,更高阔的格局。现在的家长在这个块面往往存在极大的惰性,只顾自己的工作以及开门“七大件”,不关心孩子感知到的世界和对社会影响的反应,有的家长甚至自己给孩子的信息都十分负面,长期如此绝对不利于孩子心里人格的成长。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建议家长留意孩子最近最感兴趣的10件事物(玩具、故事、图书、、影视剧角色、朋友圈流行物、服饰。。。。。。),平和交流中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对这些感兴趣,便于在尊重中去因势利导。

协同“技术”。

家长不是一个人,准确讲是一群人,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庭成员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家庭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必须保持教育一致性,不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父母之间,父母与祖辈之间,各自的成长环境不同,对孩子教养的理念、态度、方法自然不同。究竟听谁的?西方强调父母是孩子家庭教育的主导者,中国的国情没这一条,祖辈对孩子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参与权甚至决定权。两者出现分歧的时候,祖辈甚至扔句话出来:你小时候不是我那么把你带大的吗?叫做父母的顿时无语!怎么办?代际沟通当然第一重要,能够通过说理、分析来解决当然是最好,一家人,都是为了孩子,要做好以时间来消除分歧的准备。

温馨小提示:

以上四个观点看似复杂,其实简单,就是用心!做家长得用心,舍得用心的家长就会主动去学习以上“技术”。掌握了以上“技术”,家长的责任有理性、灵活的操作手段去支撑,能够更好教养孩子。还有一个难得的是,家长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一起成长。它更好地促进亲子的相互理解,为家庭幸福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