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设环境氛围,提供视觉体验。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通过实践,我发现,无论以哪种方式组织陶艺活动,只有把幼儿置于与之相关的环境中,在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才更有利于他们充分地表现与表达。活动环境的创设应符合幼儿的审美需要,能为幼儿陶艺活动的开展提供直观具体的表象。如在《小鸡和小鸭》的主题开展期间,教室墙上布置了大量的小鸡图片、图书柜里放满了小鸡的图书、玩具柜里摆放的是各类小鸡玩具。这些物体给幼儿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耳熏目染中逐渐在脑中形成有关小鸡的表象特征,为捏塑小鸡作了知识经验铺垫。

我班绝大部分幼儿长期生活在城市,野外活动少,接触的自然物少,缺乏对需要表现物的感知,经常受挫而不愿意玩,如毛毛虫、小船、小兔,是孩子平时接触不到或不多见的。这时,教师应热情支持、鼓励幼儿与环境互动,和父母一起查找有关图片,带孩子寻找毛毛虫、观察各种材料做的小船模型、提供真的小兔。又如"我的故事"主题是关于感知和认识"我"的独特性。主题活动开展前,我尝试着通过让幼儿参与墙面布置帮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自我体验。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可以把我小时侯的照片给小朋友看呀!有的说:我想贴我和爸爸妈妈的照片。还有的说:我想把自己高兴时的样子画出来……

最后,在我的组织下,孩子们和父母一起收集照片、绘画"怪脸"。随着主题进行,教室墙上除了有幼儿全家福照片,幼儿脸部表情的特写照、大班哥哥姐姐制作的陶艺挂饰"面具",又逐步增添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我的小脸"、想象拼贴作品"有趣的面具"、和父母一起绘画的"有趣的脸"……。在幼儿和环境不断地互动中,不仅幼儿的认知水平提高、能力增强,而且通过这种主动参与体验,孩子主动性的潜能自然而然地被诱发出来,转化为活动动机。因此,在"有趣的脸"的陶艺活动中,幼儿都兴奋提出:"老师,我想做一张爸爸那样的脸。""我要做有漂亮长头发的脸。""老师,我要多一点泥,我要做一张那么大的脸!"……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