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学生依赖“自然思维”形成的“概念”往往局限于“事物和现象”的表面特征,因而与真正的科学概念并不一致。根据概念产生的过程及其与科学概念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前概念”、“前科学概念”、“科学概念”三类。在向科学概念转化的过程中的“例子化”、“虚假顺应”、“对抗性”等特点,决定了要让学生从足够的类比事例中引发冲突,由无意识加工向着知觉加工发展,重构概念体系。

[关键词] 小学生;概念特征;科学概念;形成策略

当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五光十色的万物便开始刺激着他们的感官,在此过程中,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工着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并在头脑中留下了印象 [1]。人们一般把儿童对事物的朴素理解称之为“自然概念”(“错误概念”、“前概念”、“自发概念”或者“朴素概念”)[2]。由于这种认识是对事物 “表面性状”的随意和主观的反映,往往与真正的科学概念不一致,甚至相背。在科学学习时,这些先入的自然概念不时会与科学概念发生冲突,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的障碍。因此,教师明确学生前概念的特征,了解它们对科学学习的影响,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科学学习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概念的类型

回顾人类认识自然的科学历程可以发现,学生的“自然概念”和历史上某些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非常相像。由此来看,学生产生“自然概念”是非常必然和正常的。根据学生概念产生的过程及其与科学概念的关系,在此将其分为“前概念”、“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三类。

1、前概念

是指学生从生活事物和现象中,依赖“自然思维”形成的与“科学概念”相背的看法和观念。学生从出生起就开始了对周遭事物的探索和顺应活动,在此过程中对不少事物和现象建立了自己的认知模块。但是大部分科学概念具有抽象化、理论化和隐性化等特征,所以往往和学生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相脱离,仅凭借他们的自然理解不但难以触及科学概念的本质,还会普遍地形成错误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如“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太阳绕大地在转动”。有些前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比较长的时间,甚至与其它“自然概念”纠结在一起形成了体系,因此要将这些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要以转变他们的认知结构为基础,有时甚至需要将一组 “前概念”分别击破,难度比较大。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