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一、安全方面

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工作机制,定期了解“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走访在家监护人,开展帮扶活动。对重点路段、时段,加强治安巡逻,力求为“留守儿童”撑起“平安伞”。

二、教育方面

以学校为单位,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进行记录,使“留守儿童”成长的每一个细节都处在监管之下,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加强家长与学生的联系,开通“亲情热线”,学校把亲情号码通知给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家长。要求家长每月和学校联系一次,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要求家长时常给孩子打电话,与孩子交流沟通,这样双方各司其职,形成对儿童的教育合力。

三、心理方面

开展向“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同时开展济困助学等服务,让“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逐年增加。由于缺少必要的监护,许多“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有效保护和教育,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无人解决,处于放任状态。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留守儿童”很难管,这些孩子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经常出现旷课现象,纪律、学习等方面都要比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差,而且脾气暴躁,性格孤僻。有些孩子不上课时,总在网吧,那是他们常去的地方。老师对这些孩子对次走访,可是对孩子的问题家里的老人总是显得很无奈,他们年纪大了,一般都管不住这些孩子。

“留守儿童”正在逐年增加,老师也只能管理他们在学校这一段时间,放学后,他们的学习没人督促和辅导,生活上又缺少约束,所以成绩总上不去,这最让老师头疼的事情。这些的学生的家长也都望子成龙,但他们一般除了定期汇钱,别的什么也做不了。这些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更代替不了父母的关爱和管理。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凸现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能够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为子女接受教育提供更大的可能性,也有少数儿童因为父母不身边变得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然而,留守带给他们更多的还是教育上的缺陷。

这些“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感会很强,缺乏安全感,长期与父母分离对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他们基本上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与父母的长期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扶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亲戚。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宠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

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哪怕是父母对孩子不经意间的抚摸都会给孩子以很大的安慰。 另外,由于监护的不力,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无法到位。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年老体衰,要监管的孩子常常还不之一个,他们是无法胜任工作的,能保证孩子的吃穿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进行家庭教育。

由于“留守儿童”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成隔代家庭中。

“留守儿童”在校接受五天教育,周末两天在家几乎处于“自由状态”,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使他们中的一些经常逃学、打架,甚至违纪犯法,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有专家警示:他们可能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农村人口外流的一个潜在挑战。

此外,学校教育不够完善。从学校课程设置来看,有些与学生身心发展不相适宜。由于家庭的缺陷,“留守儿童”心理有更多困惑,而学校和各方面没有及时给予更多帮助和疏导,致使他们大多在学校表现不积极,性格孤僻,成绩较差。另外,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要求。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亲情关怀缺失、心理问题剧增、学习兴趣减低、道德意识淡漠、安全问题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社会、家庭及学校多种因素造成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需要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支持和保障,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关爱,这是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1、要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使“留守儿童”享有和其他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法律环境。

2、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成、亲情有护、安全有保。进一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

3、和管理工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学习培训班或其它形式的专题讲座,加强对教育者或监护人的培训,努力提高教育者和监护人的水平,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将“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监护人情况以及“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方式登记造册,全面掌握他们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4、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学会了解孩子,不仅要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掌握每一时期孩子不同的心理,智力和感情的变化,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教育,真心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义务。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还应从改善制度环境入手,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包括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注,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监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