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一、安全方面

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工作机制,定期了解“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走访在家监护人,开展帮扶活动。对重点路段、时段,加强治安巡逻,力求为“留守儿童”撑起“平安伞”。

二、教育方面

以学校为单位,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进行记录,使“留守儿童”成长的每一个细节都处在监管之下,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加强家长与学生的联系,开通“亲情热线”,学校把亲情号码通知给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家长。要求家长每月和学校联系一次,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要求家长时常给孩子打电话,与孩子交流沟通,这样双方各司其职,形成对儿童的教育合力。

三、心理方面

开展向“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同时开展济困助学等服务,让“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逐年增加。由于缺少必要的监护,许多“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有效保护和教育,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无人解决,处于放任状态。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留守儿童”很难管,这些孩子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经常出现旷课现象,纪律、学习等方面都要比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差,而且脾气暴躁,性格孤僻。有些孩子不上课时,总在网吧,那是他们常去的地方。老师对这些孩子对次走访,可是对孩子的问题家里的老人总是显得很无奈,他们年纪大了,一般都管不住这些孩子。

“留守儿童”正在逐年增加,老师也只能管理他们在学校这一段时间,放学后,他们的学习没人督促和辅导,生活上又缺少约束,所以成绩总上不去,这最让老师头疼的事情。这些的学生的家长也都望子成龙,但他们一般除了定期汇钱,别的什么也做不了。这些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更代替不了父母的关爱和管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