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要在语文试卷中删除“阅读测评”这一块,恐难为多数人接受,若要保留,有哪些信息可以借鉴?

──阅读能力的核心元素是理解。美国学校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小学生阅读一篇简单记叙文只要弄清楚“谁”“哪个”、“何时”、“哪里”、“如何”、“怎么样”这几个问题就算是“基本理解”了。平时的阅读课也经常使用这种简单的、行之有效的“5W—H”教学法指导阅读。至于测评也体现激发主动性、操作简易性,小学规定了1~7级的等级评价。学生每通过一级发给一张不同颜色的卡片,获得7张为优秀,少于3张为不合格,测试小学生阅读水平主要从阅读面、阅读速度、阅读技能三方面来评价,阅读技能测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项:

(1)从上下文推断未知词的意义;

(2)给一段材料取一个标题;

(3)找出一段话的关键句作为段意;

(4)提出一个论点,要求找出支持这个论点的细节;

(5)将文章段与段的顺序打乱,要求学生调整理顺。

这五项内容具体明确,紧紧围绕“基本理解”的目标,与小学生年龄特点非常适切。

我国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一些语文教育界的前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形成了多种测试量表,其共同点是:(1)把测评目标都落实在对文本的理解上;(2)测评的目的都是为了掌握诊断性信息,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比较客观、真实的素材;(3)注重阅读材料适切不同年段学生的实际,均选自课外读物,且保证一定的阅读量,一般为8~10短篇(段),每篇后有3~5道“4选1”试题,也有做完形填空的题目。由于命题项目多而细,内容大而全,层次繁而碎,不便在日常教学中推广使用,但教育界前辈的严谨作风和研究思路仍然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