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成年后拥有好教养,爸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教养从何而来呢?

从规矩中来。不过,说到孩子的规矩问题,很多家长就要吐苦水,说自己怎么教,宝宝就是没规矩,各种惩罚方法轮番上阵,即便是打骂,宝宝依然不买账,怎么破?

今天就来说说怎么科学惩罚孩子这个问题,摆脱打骂教育,让宝宝听话守规矩变懂事。

打骂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

打骂教育其实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是人生观的刻复,别让孩子以为,暴力是解决一切不妥协事物的唯一方式;更别让孩子被迫成长为一个冷漠、缺乏同情心甚至有攻击性的人。

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我们要斩断这种病态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脱离粗暴残酷,在爱和理解之下长大。

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是的,在孩子令人觉得讨厌可恨,一点也不值得爱的那一刻,他更需要爱。

你的一点点理解和体谅,会让他在黑暗深渊里看到曙光,他会追随这束光,走向你期待他去走的·……

坚持科学惩罚三原则

林格说,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

所以,我们在惩罚孩子时,一定要遵循这三条原则。

A. 惩罚孩子时要让孩子明白惩罚的原因

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往往过于依赖规则而忘记孩子的立场。很多时候,孩子犯错时并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家长一定要耐心解释,在孩子明白之后再对其进行惩罚。不然孩子对家规只会恐惧和厌恶,不会心甘情愿地遵守。

B. 尊重地惩罚,不要旧事重提,不要人生攻击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就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从而念叨“你这傻孩子,上次明明说过,这次又错了”,这会让孩子的自尊受到伤害而导致叛逆。

其实孩子重犯旧错的时候,自己内心已经很不好受了,这时家长保持沉默,往往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C. 一定要遵循家规处罚

家规既然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出来的,彼此就要去遵守,不要随意改变。

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受不了孩子撒娇耍赖而降低对孩子的惩罚标准,这其实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和树立家规的权威,更会让孩子失去契约精神。

制定家庭规矩,代替情绪教育

成功的家庭教育从建立良好的家教开始,家教的制定就是家规。

家长们可以分级罗列,犯了哪些错误,就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处罚。比如,不好好吃饭睡觉属于一级错误:三天不能喝饮料;偷东西撒谎属于二级错误:当月没有零花钱并要做某些家务等。

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合理的家规制度,既可以避免被情绪操控伤害孩子,又可以让孩子在家规中养成信守承诺、有担当的品格。

打骂教育不可取 这样做更科学

温柔地劝一下

孩子犯错了,爸妈不要怒气冲冲对孩子发飙,这样非但不能教育孩子,而且会让孩子受到惊吓。你可以好声好气地教育孩子,比如孩子在外面跟其他小朋友打架了,被其他家长投诉,那么你要耐心地问孩子的具体经过,看看孩子在哪个程序做错,然后进行讲解。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自己的过错,下次才不会犯同样的错。

如果成功了,就不用往下看,而如果劝解不成功,那么以下这些小小的惩罚不妨一试哦。

惩罚方法1:让孩子做家务

“逼”孩子做家务是惩罚孩子的好方法。这种惩罚不会伤害宝宝的自尊,还可以锻炼宝宝的自理能力。当孩子做错事,可以让孩子做他不喜欢的家务,比如洗碗、拖地等等。并且要告诉孩子,做家务是为了惩罚他的错误,孩子才知道以后不要犯错,以免被爸妈抓去做家务。

宝宝在做家务的时候,爸妈一定要看好注意安全,一些做不了的就适可而止。

惩罚方法2:罚站/坐

孩子犯错,如果来软的不行,就来点硬的吧。不过孩子那么小,体罚要有个度,比如罚站/坐。

在家里找个角落,划定为罚站/坐区域,当孩子做错事需要惩罚的时候,就让他在这个小区域内反思己过,注意时间不宜过长,且爸妈不要跟孩子对话,不要提供娱乐等。惩罚时间到后,爸妈要告诉孩子罚站/坐的原因,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以后应该怎么做。

惩罚方法3:没收玩具

孩子都爱玩具,有些孩子玩完不收拾,甚至乱丢玩具,整得一团糟。如果屡教不改,爸妈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没收,并告知孩子这是在惩罚他乱丢玩具,让孩子知道惩罚的原因。在没收玩具的这段时间里,家里的其他成员不要买新的玩具给宝宝玩,这样宝宝为了能玩到玩具,也就会乖乖地听话了。

惩罚方法4:没收零食

除了没收玩具,没收零食也非常“残酷”,孩子被没收零食可不好过。当孩子做对了一件事,家长用零食嘉奖孩子,同理孩子做错事,可以没收零食。这样宝宝为了能吃到零食,乖乖学好不犯错。这种方法既可以防止宝宝吃太多零食,还能教育宝宝,比体罚打骂都见效哦。

【温馨提示】

以上这些惩罚方式比较温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并没有危害,只不过会让孩子郁闷一段时间而已。这些适合孩子犯了非原则性错误,比如爱乱丢玩具,爱耍脾气,不吃饭等等,如果孩子是犯了一些原则性的错误,比如偷东西、恶意搞破坏、爱打架生事等,以上的小惩罚并不适用了,家长可以适当地进行严厉教育,比如打孩子(打手心)这种体罚方式来震慑孩子,让他能够长记性,别再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