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在11岁时,家长就发现她站立时姿态不对称,一边高一边低,以为是孩子习惯问题,未加以重视。15岁时,孩子老是喊腰痛,到医院就诊,发现已经是严重的脊柱侧弯了。由于发现时弯曲度数已经过大,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及后期功能恢复。像这种病例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多的。

 共同关注脊柱侧弯

青少年脊柱侧弯在各种脊柱畸形中最为常见。它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不明原因引起的特发性脊柱侧弯,另外一种是由各种疾病如先天、代谢、神经及肌源性等引起的非特异性脊柱侧弯。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更常见,占全部脊柱侧弯的80%左右。

特发性脊柱侧弯好发于青少年,尤其是女性,常在青春期起病,进展快速,成年期进展变缓,有的停止进展。

虽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发病原因尚未明了的脊柱畸形,但是,其发病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相关:①遗传因素;②激素影响;③生长发育异常;④结缔组织异常;⑤神经平衡系统障碍;⑥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

另外,有资料显示,一名小学生一天在学校平均要坐4~5个小时,一名中学生则将近6个小时。如此长时间坐着,倘若坐姿不良,对身体正在发育的孩子影响是很大的。还有一些特殊的运动,像打乒乓球,如果动作不规范也可以影响脊柱的发育。由此看来,不良坐姿和不恰当运动是在激素、遗传等病理因素之外,引起脊柱侧弯的重要原因。

早期发现

脊柱侧弯平时穿着衣服不易发觉,而且发展起来非常快,一般一年弯曲会增加5~10 度。如果脊柱侧弯度数过大,甚至可以造成残废。因此,我们提倡在青少年中开展普查活动,早期发现脊柱侧弯。

要想早期发现它,首先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态是否对称。

体态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立正姿势站立时,两肩不在一个水平面上,高低不平。

2、两侧腰部皱纹不对称。

3、双上肢肘关节和身体侧面的距离不等。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表现,就要立即去医院做站立位全脊柱x线摄片――这是目前对脊柱侧弯最确切的诊断方式,以cobb角10度作为标准,如果这个角度大于10度,就要诊断脊柱侧弯了。

早期治疗

发现脊柱侧弯后,就要尽早治疗。有个患儿6岁时就发现有轻微的脊柱侧弯,医生建议家长监督孩子多做一些引体向上活动,定期复查,必要时采用外支具治疗。家长却以为医生是危言耸听。他们的不重视最终使孩子丧失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

对于非特发性脊柱侧弯,一般以治疗原发疾病为首要目标,待原发病治好后,根据侧弯畸形的发展,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而对于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上应根据畸形发展时年龄、进展速度、侧弯度数、生长发育程度、外观畸形、躯干平衡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选择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但总的治疗原则是:在青春发育终止前尽可能使用非手术治疗,如必须在此前手术,也应努力先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案以推迟手术年龄。

关于治疗脊柱侧弯的非手术方法,迄今为止,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理疗、体疗、电刺激、悬吊牵引和背带等,不过,对于它们的有效性目前还很难评价。现阶段已得到公认的有效非手术方法是外支具,其他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

非手术治疗是治疗脊柱侧弯的早期手段。目的是防止脊柱严重侧弯,避免胸廓畸形发育。

手术治疗是针对非手术治疗效果不好、脊柱侧弯度数过大的患者而采用的。传统上以cobb角40度作为进行手术治疗的标准。但实际上,医生在决定是否手术和使用何种手术方案时,还要考虑患者的骨龄、生长发育状态、弯曲的类型、结构特征、脊柱的旋转、累及的脊柱数、顶椎与中线的距离,特别是外观畸形和躯干平衡等因素。

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早期的椎体部分切除矫形、骨骺阻滞及后路椎板融合的传统术式,到利用矫形器械、矫正脊柱畸形的hanington矫形术时代,最后到新近的三维矫正时代。

传统术式因为缺乏矫形能力,脊柱畸形残留明显,疗程长,后遗症多,目前已逐渐被淘汰。

hanington矫形是指利用矫形器械,矫正脊柱畸形。此项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它的优点在于:矫正畸形可靠,复发可能性小,操作简便、安全,以及发生神经并发症的可能性低。我们医院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自制hanington器械治疗脊柱侧弯技术,共治疗脊柱侧弯20余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维矫正时代指的是采用选择性的多节段固定和去旋转力,从三维空间上去纠正脊柱侧弯。它的优点是重建躯干平衡,防止术后脊柱畸形复发,并发症少,术后不需外固定,可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得以早期康复,回归正常生活。我院已成功利用这类新技术,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了此类手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同时,我们还与法国脊柱矫形中心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紧跟时代脚步,争取随时可采用世界一流的、先进的新技术、新理论为广大患者服务。

脊柱侧弯已经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杀手”之一。青少年是“早晨八、九钟的太阳”,是我们国家的希望。今天在关注青少年的同时,我们应重视脊柱侧弯的早期诊治,还花季少年挺拔的体态,让孩子的脊梁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