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是幼儿不可或缺的探究工具。材料引起探究,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

一、材料能揭示科学概念

使用材料的过程同时又是逐渐揭示科学概念与规律的过程,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探究活动就是经验向知识转化的意义建构过程。

【情景一】

活动开始,呈现“神秘箱”,教师请幼儿进行摸箱。

师:你摸到什么啦?

幼A:好像是海绵。

师:海绵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呢?你觉得它是软的还是硬的?

幼A:有点软。

再请一名幼儿尝试摸箱。

师:你摸到什么啦,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幼B:我摸到了积木。积木硬硬的。

【分析】

这一环节,教师准备了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丰富的物质材料,如:海绵、积木、橡皮泥、棒棒糖、棉绒玩具。在视觉被隔离的情况下,幼儿通过摸箱的形式,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软硬。活动中不难看出,大多数幼儿已能够使用“软硬”一词,初步建构了“软硬”的概念。

二、材料能激发探究兴趣

科学教育重在让幼儿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兴趣。不同年龄的幼儿由于其学习特点及生活经验积累的不同,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也应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别是材料的数量、摆放的位置等都应有所区别与侧重。材料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的探索过程,太多的材料使幼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太少的材料会直接造成幼儿探索兴趣的减弱。材料摆放位置的恰当与否,也会直接影响集体活动的秩序。

【情景二】

活动开始时,幼儿分成两组(每组有一个神秘箱),教师呈现“神秘箱”,幼儿一看到箱子,就按捺不住要冲过去。

【分析】

小班幼儿注意力特别容易转移和分散,活动中情绪波动大。这一环节,幼儿分成两组,每组一个“神秘箱”。这样,不仅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操作,也避免太多的材料使其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材料的投放方面,教师不是把材料直接摆放在桌子上,而是采用摸箱的形式,给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箱子里到底有什么呢?”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进而引发了其主动探索的欲望。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