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感?简而言之,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觉感知。数感并非等价于一个简单的数学概念,它往往表现在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数和运算概念的体悟和理解,带有一定的非确定性。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当他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试图用数学的观点及方法来解释和解决问题。

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有意识地观察、认识周围事物,从现实的情境中发现、提取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同时灵活地运用数的观点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数感作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素养,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沉淀、积累的过程。而低年级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接受能力强。因此,教师应在不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发展数感。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应该从低抓起,逐步培养。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必将回归生活。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主动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例如:教学《分类》时,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如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在课堂上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地探索分类的方法。如:P52"整理房间"一节,情境图中有一件玩具--布熊。有位学生说他不是把布熊归在小汽车一起,而是把它和衣服归在一起放在床上。我问他为什么这样整理,他告诉我,在家里,他是一直是把布熊放在床上的。

数感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动手操作。 在教授"加减法(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摆学具,用学具摆出十几的数。然后思考:"怎么摆就能一下子看出圆片的个数?"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学生一字儿排开;有的2个2个为一堆进行计数;有的5个5个摆;还有的先把10个小圆片放一起,再把剩下的放在另一边。通过学生的讨论,比较得出最佳策略(方法四),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你可以怎样表示15这个数呢?"有刚才的操作比较活动作基础,学生模糊地感受到15即为10个加5个。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用各种形式表示15这个数:有的用10个圆再加5个圆,有的用10朵花加5朵花,有的用10根小棒加5根小棒,有的还采用了点子图来表示。.....这些丰富多彩的作品都在向学生传递同一个信息:这些图案我们都可以用"15"这个数学符号表示,从而达到对"15"本质意义的感悟与把握。

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游戏活动有着天然的心理趋向,教师就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的意义和作用,积累经验,建立良好的数感。

在认识"20以内的数"后,组织学生玩猜数游戏,采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数的大小关系,既锻炼了学生在结合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本领,又渗透了"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

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注意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感受、感觉、体验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