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分析:

《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的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指导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担当起支持者、合作者、尤其是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应把握好自己的位置,采用多种策略对幼儿进行引导,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使幼儿通过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参与活动,获得必要的经验。我结合语言活动案例《乌龟画画》,对如何在语言活动中有效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二、案例介绍:

(幼儿和老师一起围成半圆形坐好,准备课件)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一位小客人,你们猜它是谁?(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测,点击画面出现小乌龟)看看它是谁?

幼儿:“小乌龟”“是小乌龟”

师:原来是只漂亮的小乌龟呀!小乌龟很喜欢画画,它努力学习画画的本领,现在它会画很多很多漂亮的东西了!小乌龟还有许多好朋友:小白兔、小松鼠、小猴子……它很想为自己的朋友做点事情。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乌龟为它的好朋友做了什么事?

幼儿:想!(问题引起幼儿共鸣孩子不约而同集体回答)

师:(电击画面出现小白兔)看!小乌龟的好朋友小白兔来了,请小朋友猜猜小乌龟学会画画后为小白兔做了什么事?

幼儿A:帮小白兔拿东西还送她一个小礼物。

师:哦,他说帮小白兔哪东西还要送一个小礼物,说的很好!还有哪个小朋友想说说?

幼儿B:和小白兔一起玩,一起做游戏!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真不错!还有没有小朋友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幼儿C:画张画送给小白兔。

师:你猜是小乌龟画了一副画送给小白兔。

(鼓励多名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猜测的想法,然后点击画面出示图片让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测,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图片的内容,在表述过程中尽量做到语句完整口齿清晰。)

幼儿:小乌龟画一副画送给小白兔,画上面有个红萝卜。

师:你真棒,说的很好!再请个小朋友来说一下!

幼儿:小乌龟画一个又红又大的萝卜给小白兔,小白兔高兴极了,开心笑了。

师:这位小朋友说小乌龟画一个“又红又大”的萝卜送给小兔子,他用了一个非常好听的词来形容萝卜,说的非常好!

(鼓励幼儿用和别人不一样的语言来表述)

师:小乌龟掌握了画画的本领,画了一个又红又大的萝卜送给小白兔,小兔收到小乌龟送给它的画,开心极了!连连对小乌龟说:“谢谢你好朋友”。小松鼠、小猴子也是乌龟的好朋友,你们猜猜小乌龟为他们做了什么事呢?

幼儿:“也给他们画了一幅画” ,“画一幅画送给小猴。

“画一个桃子送给小猴。” , “画一个松果送给小松鼠。”

(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乌龟到底为她的朋友小松鼠、小猴子做了什么事!(点击画面,出现小猴子和小松鼠手中各捧着一幅画)幼儿在百般猜测后终于得到了答案,活动兴趣被激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画面内容。

幼儿A:小乌龟画个甜甜的桃子送给小猴子,小猴子高兴的跳了起来。

师:说的非常好,用“甜甜的”来形容,真棒!

幼儿B:小乌龟画了一个大蛋糕送给小松鼠,小松鼠多开心呀!

师:你的想法和别人不同,非常好!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力并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听)

师:(结合课件讲述)小乌龟学会了画画,它很想给他的好朋友小猴子和小松鼠做件事情,于是就画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桃子送给小猴子,小猴子收到礼物开心的说: “我真喜欢你送给我的画,你画的真好!”它又画了一棵松树送给小松鼠,小松鼠收到礼物后非常感动,连声说:“谢谢你我真的很喜欢!”小乌龟不停的画画送给自己的好朋友,金鱼娃娃听说小乌龟会画画,也跑来请小乌龟给它也画一幅,小白兔、小猴子和小松鼠都笑了起来“你想让小乌龟给你画画,可是你生活在水里,水里怎么画画呢?”小乌龟想了一会说:“让我来想个办法吧!”小朋友,你们猜小乌龟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幼儿展开讨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想想各种颜色的小石子可以用来干什么)

幼儿A:小乌龟用小石子画画,这样就不怕水了!

师:小石子可以在水里画吗?在水里画画能看出来吗?

幼儿B:把这些漂亮的石子搭在一起摆起来。

教师:你想的真好。还有其他的想法吗?(鼓励其他幼儿大胆表述)

(点击画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乌龟是怎样做的。

幼儿:“他画了一幅画送给金鱼娃娃,这幅画是用这些彩色小石子摆成的。”

“小乌龟用这些漂亮的小石子摆了一件礼物送给金鱼娃娃,金鱼娃娃很高兴。”

“小乌龟用五颜六色的小石子摆成一幅画,金鱼娃娃高兴的在水里游涞游去。”

“小乌龟用彩色的小石子摆成一幅画,金金鱼娃娃高兴地和小乌龟道谢。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观察得都很仔细。后来啊,小乌龟通过认真动脑筋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从河边捡来了五颜六色的小石子,游到水底用小石子摆出了一幅彩色的画,金鱼娃娃看着这幅美丽的画,高兴极了:“啊!太美了,太美了!谢谢你小乌龟。”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乌龟吗?

幼儿:(异口同声)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你们都喜欢它哪些地方?

幼儿:“喜欢小乌龟为朋友画画。” “喜欢小乌龟会动脑筋。” “喜欢小乌龟画那么漂亮的画。”

师:你们想不想向小乌龟学习,为你的好朋友画画?

幼儿(异口同声)想。

师:(出示动物图片:小狗、小鸟、小花猫等)让我们也画一幅画送给我们喜欢的动物朋友好吗?

幼儿:好!

幼儿伴随优美的音乐声,分组作画。幼儿各自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了小房子、骨头、大树、衣服、图书等送给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教师参与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并和幼儿一起把画好的礼物送给小动物。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三、效果分析:

教育活动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幼儿互相作用的过程。教师只有在活动中本着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正确的启发、传递和引导,鼓励幼儿主动探讨、发现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才能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1、树立正确观念是有效实施引导的基础

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关键,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仍太多地强调自身的指导作用,这不能够适应目前大的教育环境。教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幼儿的观点和意见,保持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有科学的儿童观及教育观,建立合理的引导策略,充分调动幼儿积极主动性,为幼儿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这一点在本案例中有所体现。如:教师和幼儿围圈坐的形式拉进了师幼距离,产生亲切随和的感觉,孩子可直接感受到老师的情绪和激情。活动中幼儿从“动脑筋猜”到“积极验证”再到“口头表述”,始终将幼儿置于活动的主体地位,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发展的平台使其产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情感。再如,活动每个环节的主要内容都是在老师一步步的启发引导下,由幼儿主动讲述出来的,教师只是将幼儿讲述的内容整合再传递给幼儿,这种将信息采集—整合—再传递的方式是对幼儿实施有效引导的策略之一。

2、合理的问题设计是实施引导的关键

教师提问是为完成预设活动目标而服务的,也是幼儿主动发展的指路标。合理巧妙的提问能激发幼儿想象力,锻炼幼儿逻辑性思维,帮助幼儿领会活动意图,由此可见一节成功的语言活动离不开巧妙的问题做指引,而教师要在活动中真正的做到以启发引导为主,就必须设计好环环相扣的问题,仔细推敲力求符合活动要求和幼儿年龄特点,为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做好铺垫。

《乌龟画画》中的问题设计具有两个特点:层层渐进性和多样的提问方式。“层层渐进性”在小乌龟给金鱼娃娃画画这个情节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小乌龟给其他的好朋友画画都是用笔画在画纸上的,而且这些朋友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为什么再给金鱼娃娃画画的时候出现了难题?怎么样来解决难题?解决难题后小动物们的心情怎样?问题的提出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引导着幼儿一步步的深入情节,逐渐的揭示活动目标和和意图。多样的提问方式也是有效实施引导的一个策略,本案例中有直接提问(你喜欢小乌龟吗?),启发式提问(小乌龟画的萝卜给小白兔,给小猴子小松鼠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假设性提问(小石子可以在水里画画吗?在水里画画能看出来吗?)。

3.注重情感培养,创设良好活动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奇妙而充满幻想的世界,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生活。教师必须站在幼儿的世界里看幼儿,感受他们的心情和体验,真诚地尊重、呵护幼儿,永葆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做幼儿的知心朋友。记得有一位心理学博士曾说过:“情感是儿童交际的手段”,“对儿童的活动具有动力作用”,幼儿只有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置身于和谐融洽的活动氛围内,才能发挥潜在的积极主动性和参与活动的欲望,才能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教师是否具有激情和教师本身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感世界,要让孩子被活动吸引首先教师要先被吸引,用教师散发的情感去激发幼儿我认为这是对幼儿进行情感引导的重要的一点。本案例中,教师从一开始就站在儿童的角度上用儿童的语言讲述好听的故事,如:小乌龟出现时,教师说“看看它是谁?”;“原来是只漂亮的小乌龟呀!”语言优美富有情趣且充满儿童色彩,在教师的情感指引下幼儿深深的被活动所吸引。教师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的话让幼儿能动脑思考有了表达自己的信心,并在老师的鼓励下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集体面前说出来。

四、活动感想

要重视教材的选择,活动的开展是否成功、是否能在活动中有效的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材才是幼儿感兴趣的教材,小乌龟的可爱恰恰符合了幼儿年龄特点,唤起幼儿认知情感,抓住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幼儿经历一个从“动脑筋猜”到“积极验证”再到“口头表述”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幼儿以活动为基础以自身为主体的主动探索、以教师引导为前提以探索为基础的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成长。

活动设计及内容要经过教师课前的推敲研究、消化融通,调动到能够引发幼儿共鸣的水平上,用逻辑清晰、精炼形象的语言和非言语性的动作表情去激活潜藏在幼儿内心的情感和兴趣。问题的设计让教师的引导取得良好效果,更好的促进师幼互动。怎样通过问题向幼儿传递教育意图,激发其思维想象力,是组织活动前的重要工作。只有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短探索、创新、学习,才能更大限度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师的情感对孩子参与活动的状态有者直接的影响,教师丰富的情感和亲切的面部表情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对活动产生积极的情绪,对孩子回答的问题做出肯定和表扬可以给幼儿树立自信心,这样他们才敢于在以后的时间里大胆的表达自己,才愿意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才会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对幼儿实施有效的引导,促进幼儿发展。教学之路还很漫长,还需要不断的实践探索,今后还将在如何引导这方面深入的学习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