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本来一个很小的事情,由于家长产生了不当情绪,又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便导致了家庭悲剧的发生。

本书在第三章曾经提到的那个亲手把自己儿子打死了的夏母,并不是不爱她的孩子,为了孩子,她已经舍弃了自己的一切,她对孩子的关心无微不至,可是悲剧还是发生了。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很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位母亲在产生了极度情绪波动时未能及时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平心静气地讲,这位母亲在主观上并没有一定要打死孩子的动机。可是,在神经终日高度紧张的生活里,她本来就容不得孩子成绩低于90分,没想到孩子不仅成绩低于90分,还撒了谎,还是她亲自到学校后才知道成绩真相,这一系列的强烈刺激,对于一个只有35岁、自己还只是一个大孩子的母亲来说,她控制不住自己了,情绪突然爆发,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如果这个时候,她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不当,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所以,家长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能不能对情绪波动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生命安危。

情绪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家长对所做之事的期望值过高,若结果没有达到期望值,便会产生情绪波动。

家长的情绪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因为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诸如每次考试要超过90分,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等,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值,家长就会大发雷霆,情绪极度波动;另一种情况是因为自己的个人生活,诸如对丈夫(妻子)的要求过高,对自己的工作要求过高,对父母(公婆)的要求过高,结果期望值达不到,也会产生极度的情绪波动。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的情绪波动,最后都会殃及孩子。在极度情绪波动中,头脑不清醒,失去理智,稍一不慎就会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

所以,调整情绪和降低期望值就会减少伤害和悲剧发生的概率。俗话说,无所求,也就无所失,知足者常乐,也就不会有情绪的波动。

及时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是情绪调控的前提

家长在家庭里一旦出现情绪波动,只有马上意识到,才可能及时地加以控制。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因为人处在激情的状态下往往并不自知。还有的人自暴自弃,消极悲观,抑郁烦躁,也不能自知。不自知,当然谈不上自我调控了。所以,及时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失常,是进行情绪自我调控的前提。

情绪波动并不可怕,只要自己有心调控,一旦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失常了,马上采取措施,情绪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是可以避免继续恶化的。

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

情绪是由于现实不能满足主体意愿和需求而发生的,只要产生情绪刺激的事实一出现,情绪的发生已不可避免。这时,剩下来的问题就变成能否及时意识到情绪的发生并能够有效地减小情绪发生的强度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