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雯由于家庭教育与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的交往退缩障碍,仅是儿童交往障碍的一种典型表现。如何关注儿童的交往退缩行为及其交往障碍,应当科学分析儿童产生交往障碍的原因。

二、儿童产生交往障碍的原因

1.当前的社会环境与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

现代人由于生活压力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父母缺乏与儿童交流和交往的机会。加上现在“单元房”“住宅小区”的居住方式,居住环境客观上阻碍了幼儿与同伴游戏、玩耍的机会。IT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的普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保姆”逐渐绑架了孩子的双手和双眼,多彩的画面和趣味的动画满足了儿童娱乐活动的需要,减少了儿童积极地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当前儿童“独生子”、“独二代”的特色身份,“421”的家庭教养模式,成人事事处处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使得儿童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有的家长还不让幼儿和同伴一起玩,因为当孩子间发生矛盾时,家长会不由自主地直接介入到孩子们中间去解决问题,从而使儿童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形成交往障碍。

2.儿童的气质因素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气质(Temperament)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孩子自出生就有先天性的气质差异,虽然这种差异没有好坏之分,但却有着显著的行为差异,如有的气质类型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为缺乏自信,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与人沟通。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由于在身体健康上有问题,如:口吃的幼儿不能清楚地用语言表达,难以与人沟通;有身体残疾的孩子,其活动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缺乏广泛与人交往的机会,其交往技能的学习必然受到阻碍。这些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会主动逃避与他人接触和交流,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

3.不良的交往体验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良的交往体验也会造成其交往障碍。如:有的幼儿主观上是很愿意与别人交往的,但是由于交往的方法不合适。因而经常与同伴产生矛盾冲突,遭到同伴拒绝,多次不良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不愿与人交往的消极态度。在幼儿园里,有些教师因为自己的个性特征,缺乏与儿童积极沟通的热情,其态度和行为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儿童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必然会效仿。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