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最高境界,但达到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如何“管”还是值得研究的。管孩子要学会“有弹性”和“妥协”学点心理学的小技巧之后,介绍几个“管孩子”可以用的心理学规律与技巧。

一、进门坎效应

家长可能会有体会,有时让孩子做作业,他磨磨蹭蹭不大爱做,原因可能是对某一项作业打怵,不大爱做。此时学点“进门坎效应”,可能有用。

“进门坎效应”是指个体一旦接受了他人的较小要求以后,就有可能进而接受他人较大的要求。运用这种方法让人接受要求,叫做“进门坎技术”。

关 于这个效应的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在实验中提出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 的大标语牌。他们在第一个居民区直接向人们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而在第二个居民区,实验者先请求众居民在 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他们在几周后再向这些居民提出竖牌的有关要求,这次的接受者竟 占被要求者的55%。

神奇吧!

人们拒绝较难做到的或不大愿意做的要求是很自然的,但一个人若是对于某种小要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因为有了兴趣,或者因为解除了抵触情绪,就更容易接受进一步的要求。

应 用:我孩子学“小哈佛”,有些抄写单词和对话的家庭作业,这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有些困难、费劲,所以开始她不愿意写。老师还要求孩子每天看看FLASH动画 式的教学光盘,这个她还比较有兴趣。所以,当她对完成“写”的作业有畏难情绪时,我就让她先看一会儿光盘,这个她比较痛快地答应了。看了一会儿,她又听又 读,就逐渐有了兴致,再让她去写作业,就很容易地接受了。时间久了,写作业对她来说就不难了,这个问题就彻底解决了管的结果最终是不管。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