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连芹[辽宁]

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他的父亲是抽象派画家,他自小就酷爱画画,每天自己呆在画室里画呀画呀,有时竟晕倒在画室里。他的画也曾在日本等地展出并获奖;可是,这样一位“天才”却是个孤独症患儿。上帝给他的聪明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他不能与外界交往,哪怕是他的父母。

还有一位小男孩,他感受音乐的能力特别强,能随音乐的韵律而作出敲击琴键的动作,钢琴弹得也很好;可是,他只能“自得其乐”,因为他也不能与外界交往,也是个孤独症患儿。

孤独症又名自闭症,是一种终生发育障碍,每万名新生婴儿中约有3—13人发病,男孩比女孩多4倍,可见于全世界各民族、各人种及不同社会背景的家庭中。

造成孤独症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其临床症状可参考如下:

1.生后30个月内即发病。

2.有与外界接触障碍。这种与外界接触的障碍往往在婴儿期即存在。如:拒绝亲人抱他,即使让抱,身体也不贴近亲人;不让别人给他洗澡,剪头发等。

3.固执地坚持同一格式。如:毫无理由地拒绝与特定的人接触,没有特定人陪就不睡,必须在固定的地方玩耍,坐固定的椅子,唱错的歌词、调子不得更正,只能按错的唱等。

4.语言发育障碍。如,一个男孩常在屋里拖着一个布制的动物玩具,并称它为“脚趾兔子”,还常常在院子里握着一根树枝仪式性地前后摇动,并对着树枝喋喋不休地说些别人不能理解的话。

5.怪癖的运动姿态。他们可能以脚尖走路,快速旋转不晕,有时则会双臂僵硬地抱在一起,长时间机械地摇晃。

6.自伤行为。如敲击自己的脑袋,往墙上撞,总在地上打滚等。

7.特别依恋某种物品,甚至不能分离。如有的患儿离不开小手帕或某种玩具,一旦拿走依恋物,他可以不吃、不喝、不睡,甚至产生严重焦虑。

家长可以根据这些症状进行早期识别,并到医院确诊,这对孩子的教育、康复是个关键。

孤独症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生病的程度、幼儿园教育情况和家长因素。其中,家长因素占50%,这里仅就家长的教育谈一点看法。

首先,家长要听从医生指导,拟订合理的医疗和教育训练计划,不要迷信、幻想和自作主张。

其次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热情耐心。因为孤独症患儿有与外界接触的障碍和语言发育障碍,所以对他们进行教育训练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家长有足够的爱心、耐心、恒心。急躁是无用的,斥责、打骂只会加重病情或影响教育训练的效果。

下一页
阅读全文